2019年10月19日,由國際生態經濟協會(IEEPA)、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法制日報社聯合主辦,雄安科融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協辦“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城市化委員會榮譽顧問侯立安受邀出席座談會。
環保產業,特別是節能的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對于破解中國經濟發展結構性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也是未來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經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表示,中國的環保產業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從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基本上屬于萌芽階段,主要生產一些零星的設備,污染嚴重的地方開展治理。接著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1989年,環保產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90年代到2000年,環保產業到了穩步的發展階段。2000年以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高度重視污染防控治理,環保節能產業到了發展的“黃金期”,并且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已經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漸形成,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對此,侯立安院士給出了以下五點建議。
第一,借助新興科技發展綠色環保產業。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已經到來,環保產業同樣也需要它來發展綠色環保技術。
第二,推動環保新材料的研制和產業化。中國科學家已經利用石墨稀和納米材料在環保領域、產業領域廣泛的應用,研制出了新興技術和產品,需要進一步推進這樣的環保新材料研究和產業化運用。
第三,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環境的監測,要進一步推動環境監測產業的發展。比如打造互聯網+環保的環境監測體系,形成路、網、空立體的監測、監管,依據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等新技術,做好對環境污染的監測工作。
第四,加快高端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比如污水要治理,飲用水也要打造健康的水,打造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平臺,發展高科技含量的水的處理技術、凈化技術,讓老百姓在家里打開水龍頭就能喝到健康的飲水。
第五,統籌規劃,助力環保產業的可持續或者綠色的發展,要以法律為準繩,強化法律法規的制訂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