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9-09 13:02:08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9月4日,工信部官方網站消息稱,針對媒體公開報道和用戶曝光的“ZAO”APP用戶隱私協議不規范,存在數據泄露風險等網絡數據安全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
不要讓技術的進步,變成了隱私的退步
面部信息不同于一般的隱私,可以稱之為“生物信息”。面部、指紋、聲紋、DNA這樣的“生物信息”,在法律上,都是證明你是“你”的重要生物物證。正如指紋,其重復率極小,大約150億分之一,故被稱為“人體身份證”。1898年,孟加拉的一起行刺案中,指紋治罪首次進入法庭。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這類信息一般只掌握在政府的數據庫里,但是現在,各種手機軟件都在從我們身上“竊取”這些重要信息。
試想一下,未來哪一天,可能某個人在網上換上了你的“臉”,用你的“聲音”說話,到處留下你的“指紋”,利用你的各種“生物信息”進行犯罪,你將面臨怎樣的法律風險?針對“ZAO”APP的約談,正是敲了一下警鐘。技術的進步是為了豐富和發展人們的生活,切莫讓其流變成為了商家牟利的窗口,不要讓技術的進步,變成了隱私的退步。
真正立得住的企業,更應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現代科學技術大大拓展著人類的視野,也不斷突破現有法律的疆界。諸如大數據的運用,人們在網上購物點餐、叫個網約車,甚至用個導航或在網上檢索過,都會“雁過留痕”地融為大數據的元素,進而可能成為某個機構或商家的開發對象。個中其實就有諸多的法律空白。個人數據以及在網上的印痕,是否任何公司均可以任何方式采集?商家使用時是否需經授權?哪些數據未經授權絕不允許隨意采集或使用?諸如此類,不僅關乎公民個人的權益,亦可能影響公共網絡安全。
因技術進步帶來的科技倫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此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曾引發廣泛關注,而智能識別人臉技術的泛用,同樣隱含科技倫理問題。涉事企業打出的口號是“僅需一張照片,出演天下好戲”,但誰又能知道,“無所不能”的換臉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又會怎樣。它會否像人們擔憂的那樣,是打開了又一個“潘多拉魔盒”,或被利用來實施網絡詐騙呢?類似技術的應用,是否應經過專業的科技倫理審查?【詳細】
真正立得住的企業,不光贏在“早”字上,更應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對待偷了別人的隱私、踩著用戶的尊嚴發大財的企業,需要監管部門及時發現,持續監管,更需要法律發揮威力,把那些強迫用戶開放權限的APP好好整頓一下。
每一個用戶都要重視隱私權
在我國,隱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曾被當作“陰私”,與“不名譽”相關聯,不受待見。進入網絡時代,人們對優惠便捷的追求,對各類應用APP的追捧,也讓許多人有意無意放棄了對隱私的自我保護。但是有一點必須明確,隱私屬于公民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有人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也絕不能為竊取隱私提供一丁點的合理性。
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用戶都要重視隱私權,對玩換臉之類的游戲多一點小心,畢竟自己才是隱私的第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道防線。
微言大義:
@夢淚曦:你不是考慮不周,而是考慮的很周到,考慮的都是怎么甩鍋,怎么坑用戶吧。
@喜樂幸福安康:我們現在還有隱私嗎?貸款公司連我叫什么,電話,住房哪戶都知道,然后問我要不要貸款,老娘問他要不要利息?
@SJ-Mio:從來不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任何技術的進步都不能以傷害社會倫理為前提,我們鼓勵科技創新,但不意味著企業可以在法律的邊緣試探。“ZAO”APP被約談,也敲了一下警鐘,有“財”無德,其行不遠。與此同時,每一個用戶也應該加強安全意識,守好隱私保護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