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6月22日報道 6月11日,國家環保部通報說,由于個別地區和企業嚴重違反國家企業政策和環保規定,進行項目建設,從即日起,暫停審批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項目,同時五大國有電企之一的華能集團和華電集團,各有一家在建的水電站,被責令停工進行整改。而有多家企業違規的山東省鋼鐵行業,也被整體暫停環保審批。這是環保部成立之后的第一張大“罰單”。這張大罰單可真是大,涉及到的投資有的過百億,有的甚至奔千億。可是,央視最新的一期《新聞周刊》顯示,這張“罰單”卻成了“空對空導彈”。 叫停的工程沒有停 6月14日,在國家環保部宣布叫停華電集團魯地拉水電站三天之后,趕到現場的記者看到,水電站的施工并沒有停下來,金沙江水也已經被引入了導流明渠,河床和兩岸山體都成為了工地。華電魯地拉公司安全技術部主任張湘濤表示,“從宏觀上來講的話”,電站是肯定要做的,環評肯定能通過。華電魯地拉水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衛東甚至表示,沒有聽說過水電項目因為環評而下馬。 當事方否認環境出問題 同樣位于金沙江上的觀音巖水電站隸屬于另一個赫赫有名的國企——大唐集團,在環評報告尚未批復的情況下,已經開始了壩基等主體工程的修建,而且在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推進速度極快。大理州副州長許映蘇表示,希望環評許可能夠盡快完成。“有一些客觀的原因,主觀的是不對的,但是客觀上已經做了”。另一個被環保部叫停的龍開口水電站總經理王永祥則稱,他們“主觀上認為”金沙江中游河段的水電站規劃報告已經通過了國家的審批。而在水電站項目被叫停之后,記者趕到現場,并向有關負責人問到,停工是因為程序出了問題,還是環境本身出了問題?對方不假思索:是程序問題,程序沒有到位。 “先上車后補票”太常見 “先上車后補票,先開工后補批文”,水電站最積極的“建設者”,地方政府和龍頭國企,都對水電站的重新開工充滿了信心。他們的“樂觀”不是沒有道理,縱觀從2005年開始刮起的“環評風暴”,當時只有200多人的環保總局,一口氣叫停了涉及13個省市的30個項目,其中包括僅次于三峽工程的溪洛渡水電站,但是“環評風暴”年年吹,卻似乎面臨著“高調叫停低調復工”的共同結局,“環境影響評價決不是橡皮圖章”言猶在耳,但是公眾心理卻已經從期許滑落為失望。 北京大學環境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張世秋表示,2005年“環評風暴”的教訓是在社會上造成了一種印象是說我暫時、暫緩,但是終究能被通過。“我想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社會,無論你處在哪一個階段,當我們面對一些日常的這樣的一些法規或政策而言,要維系它的公信力”。 央視評論:環保部的考驗到了 如何在“綠色”與“興邦”當中找到平衡,無疑是留給環保部和發展中的中國一道非常棘手的難題。如何維護環評法的嚴肅性?如何打破“先上車后補票”的惡性循環?面對幾百億的大項目和背后錯綜復雜的利益群體,2009,對環保部來說,的確是個考驗。 “黃牌”會變成“紅牌”嗎,那國企的大額投資又怎么辦?暫停真是“暫時”嗎?一番補程序,接下來被批評和教育,然后繼續開工?環境怎么辦,未來的人們繼續這么干又怎么辦?有人也在反問環保部,為什么生米煮成半熟飯你才叫停,而可能環保部門也自己覺得冤,你以為總局改成了部,就一切都好使啊?但是解決問題不是大專辯論會,你對我錯的爭來爭去,而是拿出真正的答案和方法,不僅解決眼前的事兒,也讓未來不再出現讓人這樣難堪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