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北京東部的城鄉接合部,小區門口的廣告欄隔三岔五被毀壞。業主追責保安,保安說,附近工地的民工夜晚在外乘涼,有時候喝幾瓶啤酒,手癢就毀壞廣告欄,他們人多,不敢管。
這樣的現象在都市中并不少見,我以為原因不能簡單地歸結于民工的道德素質。設想一下,如果他們回到家,家門口的樹和水井,他們會隨便糟蹋么?不但不會而且會倍加珍惜。表面上看起來是出于一個人對故土的愛這類普遍的情感,但細究起來,情感所系乃因利益所在,家門口的樹木和水井是全村公共財產,全村人從中獲益,珍愛它們符合經濟人的理性。
我們小區住的大多數和我一樣,是大學畢業、戶口在京的外地人,嚴格說起來和那些工地上的民工,都是外來者,但我們為什么能珍愛小區的一草一木,包括小區外的城市公共設施?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家在北京,在這里購房,在這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自己的兒女將在這里成長,這個城市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自己的利益。
這個現象可以引出中國社會大轉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如何讓大批進城的務工者和他們子女愛所在的城市,主動維護城市的良好秩序?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先要問一句:城市的管理者對這些人如何?
在工業革命催生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的新移民總體說來是弱勢,因為新移民普遍在教育上、經濟狀況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和原來的城市居民相比,處于劣勢。他們要在城市里討生活,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因此,新移民和城市管理者乃至老居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在世界各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屢見不鮮。2005年底法國巴黎等地的移民騷亂就是一例。
而對中國大陸而言,情況尤其特殊,真正的城市化進程肇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在此之前,中國的城市規模是按照權力意志嚴格控制的,那時候從農村走進城市的人,多是精英,如大學畢業生和軍隊轉業干部,他們在整個社會分層中處于優勢地位,而一些國有大廠所招的新工人,極少數出自農村的人,也可以說是“一步登天”。在這樣的體制下,不可能產生城市里新移民和管理者及老居民的沖突。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打工潮”,上億農民進城,從事了城市里最苦最累的活:當流水線工人、飯館里的服務員、撿垃圾、做小買賣。然而,中國的二元化戶籍制度以及與之配套的教育、醫療、養老等社保制度,決定著這些城市的“新成員”不能真正地融于城市——他們連城市居民的“身份”都不能獲得。“農民工”這個詞乍看起來很矛盾,一個人怎么可能既是農民又是工人呢?但在中國,“農民工”是個偏正結構的詞,“農民”表示的是“身份”,“工”則是職業表述,意即一個人干工人的活,其身份尚是農民。
一個人的幸?;蛲纯喔?,通過比較才能獲得。第一代農民工進城做工,即使受盡歧視,辛苦勞作,比起自己在老家當農民的生存狀況,應該說得到了相當的改善,多數人“知足”。所以,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這種眾多農村人涌進城市做工、納稅而基本不享受城市福利的畸形現象能夠存在而對社會穩定的負面影響并不突出。
然而,世間的矛盾只要不解決就會持續存在下去,長年累月的疊加,總會有爆發的時候。迄今為止,中國多數城市的公共服務體系的設計和運轉主要是針對有戶籍人士的,盡管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醫療、養老、交通方面對非本地戶籍人有過一定的考慮,但與龐大的外地戶籍人口的需求相比,差距甚大。以珠江三角洲一些地區為例,許多城鎮的外地人已超過本地人,然而本地基層人大、政府的組成人員和工作人員基本上是當地人,這樣的情形下,外地人較之本地人更容易受到違法行政、濫用權力的傷害。
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第一代民工的子女長大了,這些80后、90后由于父母一代處于社會弱勢階層,他們在受教育、就業等方面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同樣處于弱勢。他們盡管戶籍還在老家,但是他們不可能再回到老家種地了。無論是打工還是待業,他們不會再像父輩那樣逆來順受,他們對自身的權利狀況更為敏感。就如2006年我的朋友莫之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將面臨這一半與那一半的對立:一邊是在地意識和各種權利利益統一的本地人,一邊是在地意識和各種權利利益分裂的移民第二代,他們同在一個地方,卻擁有不一樣的身份認同、不一樣的權利和不一樣的利益保障。而如果有那么一天,移民第二代不僅意識到了這種不平等,而且試圖改變這種不平等,并且能夠用改變的企圖來加以動員和組織,形成一個相對團結、訴求明確的團體,那么,我們就可能面臨一場曠日持久的社會沖突?!?/p>
蘇軾青年時期即離開四川眉山,一生漂流四方。他謫居廣東時,作詞曰:“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边@句詞放到今天中國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來品味,也能說明在異鄉打工的外地人,要“此心安處”,才能直把他鄉當故鄉,對其有歸宿感。那么在他鄉如何才能“心安”呢?當然最重要是其權利應得到公平公正的保障。他不會因討薪被老板威脅甚至痛打,他不會被當地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隨便欺負,他的兒女在當地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醫療服務……如此,他們在異鄉就會“心安”,把自己打拼的那個城市當成自己的故鄉一樣去熱愛而非怨恨。 (作者系知名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