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一份新推出的榜單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一摩天樓國家。當前全球十大高樓中,中國就有5座。未來三年,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樓在中國封頂。5年后中國的摩天大樓總數將超過800座,達到現今美國總數的4倍。(6月7日《東方早報》)
為什么中國會出現摩天樓熱?有人可能會歸咎于中國人好大喜功、愛爭面子等文化因素;有些人可能會把這和地方“土地財政”聯系起來。我的判斷則是:絕大多數摩天樓是和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戰略相關聯的。有關調查指出,中國大陸地區已建成的前50名摩天大樓中,房地產企業占了一半。這和世界其他地區,摩天樓多是企業自建、自用的總部,有明顯不同。而據我所知,其中應當又有相當部分,是地方上的主要房地產商,在當地政府支持和授意下蓋起來的。這更說明這些摩天樓的主要職能,是所謂“筑巢引鳳”,用來吸引外地企業到本地設立總部、研發中心等等。許多這類摩天樓都冠以“國際××中心”、“環球××中心”的名號,佐證了它們的這種外向型目的。
那么,為什么中國諸多的地區和城市會一哄而上地執行這種外向戰略呢?這里不排除一種賭徒心理,即吸引來現成的大資金就能一步到位,實現跨越式發展。但我以為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從現代化進程啟動以來,一直就缺乏內向化、本土化的發展戰略。它已經成為很多決策者的一個思維盲點。
所謂本土或內向化,就是城市的資源配置、制度設計、公共服務和產業結構,優先由本地人提供并服務于本地人。內向化、本土化其實是大多數城市的最自然的發展取向。與之對應的是全國性甚至國際化的大都市,它們具有超區域的輻射能力,其利用的資源遠遠超出地域范圍,其服務對象也遠遠超出地域范圍。按道理,外向都市應當只需少數,承擔此角色者也需要具備特定條件,往往是外海內河大港口、鐵路樞紐等物流中心,或者是礦產資源中心,或者是全國行政中心。而本土化或內向化策略,既適用于有一點規模的大型城市,更適用于無數二線、三線中小城市。但在中國,不但稍有規模的大型城市無不在爭做“國際化大都市”,連二線、三線城市的規劃圖掛出來,也都是設想了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經濟輻射能力,豪言要成為“區域中心”等等。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但我從來沒有見過哪位中國城市的管理者,在介紹城市規劃時,會喊出“我們這個城市的主要定位就是做好對本地人民的服務,促進本土企業的成長,解決好當地的就業……”
本土化、內向化戰略基本缺失,在我看來,首先和國家戰略層次上的導向偏頗,不無關系。長期以來我們在國家戰略上都是強調“全國一盤棋”,雖然放棄計劃經濟已經多年,但在規劃層次上這個思維習慣并沒有改過來。我們還是喜歡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動不動就是幾橫幾縱,幾條幾帶,西邊的能源往東輸,南邊的資源往北調。誰搞農業、誰搞工業、誰負責生態、誰產出資源,都條條塊塊予以分割———我不是說功能區規劃不應該做,恰恰相反,很應該做。但問題是,我們的規劃過分強調不同功能區之間的協同、互補關系,過分強調統籌,而完全忽視了同一個功能區內部的內生發展和自主增長才是基礎。
其實一個地區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如果你內部的自主增長體系不完備,完全依賴相互貿易投資來互補,怎么可能持續增長呢?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也應當是這樣。內生自主增長體系應當是基礎,區域間合作一體化和全國范圍內的功能區規劃應該是在這個基礎上錦上添花,而不能反客為主。如果按那種自上而下的規劃思路,美國硅谷地區根本就不該搞高科技產業。當地氣候宜人,但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應該優先規劃成生態旅游產業區啊!受這種統籌規劃的思路影響,我們的很多城市領導人,無論本市大小,也傾向于過分強調把自己的城市擺在區域、國家甚至全球的大視野下來思考發展戰略,過分強調對外的協作和輻射。
其次,缺失本土化戰略,也和我們的城市和城鎮,尤其中小城鎮,缺乏地方自治傳統有很大關系。因為管理者要向上負責,當然也就傾向于選擇那些“有顯示度”的發展策略,而忽視本土居民的發展訴求。針對這個話題,我兩年前就曾經提出過中國地方城鎮走自治化發展道路的設想,這里就不重復了。
總之,中國的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策略在強調全局視野、統籌規劃的同時,要適當把注意力放到本土化、內生化的發展方向來,著重建立一個城市區域內部的良性經濟循環體系,而不總是試圖訴諸外部助力。如果更多城市向這個方向側重,就不會有那么多一哄而上的國際開發區、環球科技園,中國的“摩天樓熱”也就自然會降溫了。
(作者系商界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