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某個縣,或者某個市,根據實事求是的情況劃定它到底是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還是禁止開發,先給它一個身份,然后我們再按照這樣的身份來確定在這個地方發展什么,怎么發展。
如果能夠盡快落實,它會給國家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三個方面的變化。
首先,會使我們的主觀發展愿望去服從客觀的發展規律。過去在改革開放以來,很長時間我們很多地方習慣于是“由著自己的性子”發展,積極性很高,大干快干,爭先恐后、百舸爭流,誰都想加快發展,誰都愿意想自己趕快致富,這種情況之下,容易出現不遵從客觀規律的現象。現在整個國家資源分布并不均衡,發展的水平也并不均衡,主體功能區就是讓大家今后按照一個科學的規律,哪個地方能快一點發展,哪個地方不追求快,哪個地方要慢一點發展,哪個地方干脆就禁止開發,按照這樣的規律來框定每一個地區的發展路徑。
第二個變化,讓我企業和個人,都能夠實事求是“對號入座”地謀發展。比如說企業,你要想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可能就要去在那些重點開發地區投資建廠,不能去那些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地區。老百姓也一樣,今后當主體功能區規劃建立完備了以后,當我們的農民工兄弟想在春節之后出去找工作的時候,他也要拿著這份規劃來看一看,哪些地方的就業機會相對比較多;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如果你是一個搞生態保護方面的專業的學生,你可能要去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的那些城市去找工作,那么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只是找就業機會多的地方,那建議你就去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
第三個更加重要,讓我們對領導干部的考核的辦法,越來越科學化和多樣化。如果同樣當一個市長,這個市如果是優化開發區的一個城市,那么考核主要考的是這個城市的經濟結構是不是優化;如果這個城市座落在重點開發區,考核這個市長,就要看GDP的指標完成的怎么樣,工業增幅怎么樣;如果這個城市在限制開發區,那么既不考核你的GDP完成怎么樣,也不考核你的工業完成怎么樣,我考核你的生態保護怎么樣,農業發展得怎么樣,這樣一個科學、合理、多樣化的考核機制建設起來,才是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主體功能區規劃在落實過程中,難度還是很大的。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要落實這份規劃,需要大家來想大事情,要謀長遠的發展。今天可能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到“主體功能區”這個新詞匯,但是,如果有經濟界的專業人士,有各級地方政府的官員,我相信他們心里邊一定很清楚主體功能區的含義是什么,因為這個概念早在五六年之前,就已經寫進了“十一五”規劃里邊,“十二五”規劃里邊做了一些新的表述,包括表達推進這個規劃的態度,更加堅決,條件更加成熟。
這樣一個作為整個國家發展的基礎性規劃,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建立起來,都不嫌長,它一旦建立起來以后,它的作用不只眼前一點,它決定著未來二三十年發展的基本方式。國家還是需要有些人來一起想大事,謀長遠。特別是一些地方領導干部,這樣一個規劃的建立,也許超越他的一個任期,如果一個地方的領導干部只考慮自己本任期內能夠完成的事情,他可能對這個規劃的落實,就有一點點不積極,這一點我們要加以提醒。
再有,這份規劃落實當中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怎么建立利益補償機制,一個地方如果列入了重點開發區,可能皆大歡喜,但是如果這個地區被列入了限制開發區,那自由自在招商引資就不太可能了,國家會給你限制,對于這些地方,我們的中央財政和省級的財政,要建立充分多樣化的利益補償機制,這個機制建立起來了,我們才能夠大大方方地把這個地區劃成一個限制開發區。
這樣的改革在未來的五年乃至十年,將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核心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