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司長邱啟文接受新京報專訪表示,今年9月前,試點城市將制定完成具體方案。
垃圾圍城,如何突圍?
目前,我國各類固體廢物累計堆存量約600億-700億噸,年產生量近100億噸,且呈逐年增長態勢。
年初,我國提出建設“無廢城市”。4月底,正式選定“11+5”城作為首批試點。5月中旬,試點正式在深圳啟動。今年9月前,試點城市將制定完成具體方案。
7月3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接受新京報專訪表示,方案應“一城一策”,切忌簡單拼湊或機械模仿,否則不但與初衷相差甚遠,還會勞民傷財。
“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其旨在最終實現整個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
邱啟文說,建設“無廢城市”,誰都不是局外人。
談進展
研究針對試點城市的優惠政策
新京報:“無廢城市”目前進展如何?
邱啟文:目前“11+5”試點地區正在制定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包括具體的目標、任務清單和分工等等,要明確每項任務的進度安排。最近我們去了徐州、銅陵、紹興等幾個試點地區調研發現,地方非常重視試點工作,積極性高。另外,我們的技術幫扶工作組也已經到各試點地區進行了深入了解和指導。
新京報:調研發現了哪些問題?
邱啟文:通過調研發現,“無廢城市”的建設,主要責任主體和內在動力還是當地黨委政府,換言之,試點的好壞,要看黨委政府一把手是否真的重視,各方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壓力是否傳導到位。
另外,必須有好的頂層設計、專業的日常隊伍、辦事機構。這次調研我們深刻體會到,試點城市要考慮軟硬兩方面,軟,就是人文素養和文化培育,公眾對無廢城市的認可度、知曉度,是不是真正從內心去接受并且變成自己的行動,知行合一至關重要。硬,就是工程性的措施、投入等。
新京報:是否還存在阻力?
邱啟文:我們調研發現,大家積極性都很高,沒有什么阻力。但是,由于地區差異,試點的進度不完全平衡,各地的推動力、認識程度,還存在差距。我們也在研究考慮,下一步在政策或資金上,給予試點城市一定傾斜和支持。
談難點
切忌簡單模仿否則勞民傷財
新京報:我們現在提出“無廢城市”,晚不晚?
邱啟文:不晚。近年來,日本、歐盟、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在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嘗試與探索。日本持續推進建設循環經濟社會基本規劃。目前已處于第三階段(2013-2020年)。歐盟委員會先后發布了“邁向循環經濟:歐洲零廢物計劃”、“循環經濟一攬子計劃”。新加坡提出邁向“零廢物”的國家愿景。我國“無廢城市”建設并不是零基礎,過去一直在推動,比如循環經濟等。現在提出這個概念,恰逢其時,是“無廢城市”建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新京報:為什么現在提出“無廢城市”?
邱啟文:眼下,我們面臨突出的環境問題,比如垃圾圍城。我國目前各類固體廢物累計堆存量約600億-700億噸,年產生量近100億噸,且呈逐年增長態勢。深層次看,這主要因為我們粗放的生產生活方式。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提出“無廢城市”建設,探討如何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新京報:其他國家有何可以借鑒的地方?
邱啟文:國外建設“無廢城市”的很多經驗值得借鑒,有些是在我們編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時,已經充分借鑒,有些需要在后續指導試點城市編制實施方案或開展試點工作時予以采納。例如,我們參考“無廢國際聯盟”定義,提出了“無廢城市”內涵,這與發達國家的定義本質上是相同的,但更符合我國國情。《方案》中專門提出要積極培育第三方市場,這既是國外案例經驗,也是我國固體廢物利用處置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而且,我們已經與新加坡政府展開合作,積極推動中新天津生態城開展“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充分借鑒新加坡相關經驗,包括共同探索環境管理的“監管沙盒”,探索固體廢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管理先進模式。
總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始終在關注跟蹤分析學習國外在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方面的先進理念與做法,扎扎實實指導推動試點城市建設。
新京報:建設“無廢城市”中,有哪些難點需要突破?
邱啟文:“無廢城市”是個新理念,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久久為功。首先,我們需要在找準定位方面下功夫。“11+5”個試點城市都有各自資源稟賦,不同的條件、發展階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面臨的挑戰也不同。試點應該“一城一策”。體現共性,更體現個性。切忌簡單拼湊或者機械模仿,否則不但與初衷相差甚遠,還會勞民傷財。領先的城市應多考慮自己如何領跑,勇闖無人區,勇于作中國樣板。綜合實力相對較弱“跟跑”的城市,應實施差異化的追趕策略,彎道超車。
其次,試點城市應合理確定自己的試點路徑以及任務。“無廢城市”試點時間為2019-2020年,正處于“十三五”總結評估和“十四五”謀劃期,“無廢城市”的建設,要跟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城鄉建設、城市管理相銜接,也要跟此前固體廢物相關試點工作相銜接。在“一盤棋”的基礎上,統籌安排“無廢城市”試點各項任務。另外,在制度、技術、市場和監管等四個體系建設上,要下功夫。
談危廢
將建全國一張網,摸清底數
新京報:為什么危廢非法轉移傾倒屢禁不止?
邱啟文:我們分析,主要有幾點原因:首先,企業守法意識薄弱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危險廢物產生和經營單位守法意識薄弱,相關法規制度執行不到位,導致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事件頻發。其次,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配置不平衡不充分。部分省份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足。另外,危險廢物管理科技支撐能力不足。固體廢物產生、利用處置、污染等特性的研究基礎滯后,投入不足。
新京報:“無廢城市”試點方案提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下一步有何重點舉措?
邱啟文:我們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監管能力。強化省、市兩級固體廢物監管能力建設,提升危險廢物信息化監管能力和水平。科學評估處置能力缺口,著力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納入當地環保公共基礎設施;繼續將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處置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范疇。
另外,夯實工作基礎,著力提升危險廢物風險防范能力。在積極推動《固廢法》修訂工作基礎上,加快推進相關配套法規標準修訂工作,不斷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管理體系。繼續深入開展固體廢物排查,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尤其是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繼續聚焦長江經濟帶,深入開展固體廢物排查與整治,部署“清廢行動2019”,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同時,危險廢物非法傾倒轉移,點多面廣,我們鼓勵全社會共同來監管。我們也正在著手部署,建成包括危險廢物在內的固廢信息全國一張網,摸清底數,危廢的轉移以及處置過程均在網上運行,提升固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固廢管理跟大氣和水不一樣,更多是風險管控,把風險降到最低,要突出重點,不能平均用力。
新京報:在“無廢城市”建設中,公眾扮演什么角色?
邱啟文:在“無廢城市”建設中,我們出臺了試行版的指標體系,其中,有5個一級指標,包括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最終處置、保障能力以及群眾獲得感。群眾獲得感,就是老百姓對“無廢城市”建設的參與度、認可度、滿意度,這一點至關重要。地方政府需要調動老百姓,積極參與“無廢城市”建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固體廢物的產生者,這就要求我們做“無廢城市”建設的宣傳員、參與者、推動者,不能做旁觀者、局外人和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