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不良信用記錄,還能再借錢嗎?個人信息如何保護?外籍居民是否納入征信統計?6月14日,國新辦舉行吹風會,介紹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建設情況,對人們關心的征信問題解疑答惑。
有了不良信用記錄,還能再借錢嗎?
創業者借錢創業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但如果因為經營失敗,其負債的信息進了征信系統,當有新的機會需要再借錢時,很多人擔心是不是借不到錢了?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表示,征信系統是放貸機構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但不是唯一依據。
“從政策來講,并不是你有了借錢不還的記錄,就會要求放貸機構、銀行不給貸款。”萬存知解釋,貸款與否,銀行、放貸機構除了根據征信記錄,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了解你。不同銀行風險偏好也不一樣,有的可能會覺得雖然客戶有風險,但我和他有良好溝通,將來或許有更高收益。
“因此,在有不良記錄的情況下要獲得新的發展機會,當事人和相關的貸款申請人要和銀行保持良好溝通。”萬存知建議,創業失敗負債要認賬,并采取積極的措施。有的人想通過違法渠道,刪除負面信息,這種僥幸心理是不對的,而且也行不通。
征信系統能否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
“征信系統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發揮主力軍作用。”據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介紹,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立的企業征信系統納入了1370萬戶小微企業,占全部建檔企業的53%。目前納入到征信系統中的企業有將近2600萬,一半多是小微企業。其中有371萬戶的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支持,貸款余額為33萬億。
朱鶴新還稱,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已建立動產融資登記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解決動產融資質押的統一登記試點問題;同時,推動地方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數據庫,補足征信服務短板。
“央行企業內部評級也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朱鶴新表示,截止到2018年底,經評級達到可接受級以上的企業6.1萬,其中小微企業4.8萬,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累計發放547筆,金額超700億。
“部分市場化征信機構也利用替代數據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幫助小微企業獲得免抵押、免擔保貸款,如蘇州一家企業征信機構就通過采集當地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掌握的企業信息,形成小微企業信用報告及評分,幫助8600多家企業獲得融資服務超過5千億。”朱鶴新補充道。
還款記錄2年延長到5年,有很大影響?
有人說,新版征信報告還款記錄將從2年延長到5年,這意味著呆賬、逾期等不良記錄被保留5年之久,這會對你的買房貸款以及其他信貸行為造成很大的影響。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表示,對于負面信息,按照《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要求,在信用報告中自始自終都是保存五年。
央行4月22日就征信系統建設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也回應:新版個人信用報告設計展示“5年還款記錄”(包括還款狀態、逾期金額),現行個人信用報告也展示了5年的還款記錄,只是展示方式略有差異。
據人民日報消息,目前的個人信用報告展示的是2年的正常還款記錄和5年的逾期還款記錄,升級后的信用報告將正常還款記錄時間從2年延長到5年,與逾期還款記錄保存期限相同。
外籍居民是否納入征信統計?
一個外籍居民,如果在中國居住,是否也會納入到征信范圍內?
王曉蕾稱,目前只要在中國大陸境內,向中國大陸境內的放貸機構借款的話,包括企業和個人,無論內資還是外資,都會納入到征信系統中。
“但國和國之間法律體系不一樣,保護的機制也不一樣,個人信息既涉及到隱私,也涉及到個人財產,信息要跨境流動,到底和哪個國家合作?怎么跨境?國和國之間相關監管當局需要根據法律簽訂相關的監管備忘錄和協議。”萬存知說。
“在這個基礎上,相關的征信機構也要簽訂商業合作,同時在保證信息安全、保護信息主體權益方面做一些制度安排。”萬存知強調。
個人信息怎么保護?
征信時,有人擔心個人信息會被過度采集、不當加工和非法使用,那么,在數據搜集、處理和使用過程中該如何加強對信息主體的保護?
朱鶴新認為,對于征信信息安全保護,首先要完善征信管理制度體系,《征信業管理條例》的出臺和制定的相關配套制度體系會為征信市場規范運行提供制度支持。
其次,要切實維護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朱鶴新說,“比如他要采集我的信息,我要知道,我在哪個上面同意信息采集。”
“同時,還要嚴厲打擊侵犯信息主體合法權益的行為,對違法采集、查詢和使用個人信息征信違法行為采取行政處罰。積極開展征信宣傳教育工作,提升公眾對征信的了解程度,不輕信征信洗白、不良信息鏟單等騙局,懂得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引導社會觀眾關注自身信用記錄。”朱鶴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征信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仍在進行當中,并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央行還表示,僅就本次升級而言,由于升級前后向征信系統報送數據的機構和數據種類沒有大的變化,因此,對個人經濟生活的影響不會發生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