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性國土空間開發規劃出臺
我國重構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6月8日發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按開發方式,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第一個全國性國土空間開發規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個規劃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的規劃。
在中西部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就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并據此明確開發方向,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范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
據徐憲平介紹,《規劃》確立了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主要目標和戰略格局。一是構建“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戰略格局。構建這一格局,是在優化提升東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礎上,在中西部一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好的區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促進經濟增長和市場空間由東向西、由南向北拓展。二是構建“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這是結合我國農業自然資源狀況的特點和基礎,這幾年主要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的新變化提出來的,對于保障全國耕地數量質量和農產品供給安全至關重要。三是構建“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這一戰略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國土空間開發的重要戰略任務和發展內涵,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開發理念,對于在現代化建設中保持必要的“凈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不同區域績效考核評價各有側重
《規劃》確定了“9+1”的政策體系。“9”是財政、投資、產業、土地、農業、人口、民族、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政策;“1”是績效評價考核,即按照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各有側重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有效引導各地區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據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介紹,目前,已經有一些政策開始實施,比如,提出要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的力度,從前年就開始做,中央財政拿了120個億轉移到重點生態功能區,用于保障這些地區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方面的支出,去年資金增加到250億。我們將436個縣級行政單位納入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相當于每個縣平均得到了接近6000萬元的均衡性轉移支付。
【鏈 接】
《規劃》對主體功能區的內涵和劃分做了闡述。按開發方式,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四類;按開發內容,分為城市化地區、農業地區和生態地區三類;按層級,分為國家和省級兩個層面。
優化開發區域包括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3個區域。
重點開發區域包括冀中南地區、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區、哈長地區、東隴海地區、江淮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原經濟區、長江中游地區、北部灣地區、成渝地區、黔中地區、滇中地區、藏中南地區、關中—天水地區、蘭州—西寧地區、寧夏沿黃經濟區和天山北坡地區等18個區域。
限制開發區域分為兩類。一類是農產品主產區,這類地區主要包括東北平原主產區、黃淮海平原主產區、長江流域主產區等7大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及其23個產業帶。另一類是重點生態功能區,這類地區包括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等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禁止開發區域包括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正式批準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