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從事原始創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門檻很高,因為需要有創新思維,有很深厚的數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等,但如果從產品研發、工程技術的角度講,門檻則大大降低。
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與此同時,不少學生家長也開始關注如何選專業。
5月18日,北大、清華雙雙宣布了新專業。北大2019年正式啟動機器工程專業招生,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堂班,今年秋季開始招收本科生。兩大名校的動作,一定程度代表著今年高校專業調整的風向標。
此前,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共增設專業點2072個,尤其是35所大學在國內首批設立人工智能專業,其中不少專業在今年秋季就開始招生。
以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為代表的新增專業,或許將成為今年考生家長志愿填報的“新寵”。專家認為,新專業設在哪些學科門類、設在哪些學校,都意味著未來就業方向、層次的不同。填報專業時,應避免跟風填報,而是在個人興趣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校背景和實力。
哪些專業增加最多
對于此次公布的新增專業名單,不少人對“新增備案專業”和“新增審批專業”這兩個概念表示疑惑。
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碩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備案專業是教育部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里已有的專業,高校申請設立并在教育部備案即可。審批專業則是不在專業目錄里的新專業。一般來說,后者申報難度較前者大,而它們只要獲批了都能招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進行梳理發現,以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工科專業,在這一輪高校專業調整中數量最多。
2018年新增備案最多的專業依次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196所)、機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學與技術(96所)、智能制造工程(50所)、網絡與新媒體(34所)、數字媒體藝術(29所)等。
審批專業中,新增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專業,有35所高校獲得了首批建設資格。其次分別是網絡空間安全(25所)、會計學(13所)、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12所)、信息安全(10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中,有22所學校獲批了人工智能專業。
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的專業也逐漸興起。比如管理學門類下的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共有25所學校開設;工學門類下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也有東北大學等7所學校增設。
“一帶一路”建設的需求下,小語種在今年新增專業名單中很有存在感。比如北京體育大學10個新設專業里就包括了5個小語種專業,還有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新增審批專業——塔瑪齊格特語、爪哇語和旁遮普語,也頗具特色。
今年還新增了不少藝術類專業。隨著越來越多喜愛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即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的“00后”進入大學,相關的藝術類專業也走進了他們的視野,比如中國傳媒大學新增的漫畫專業,河北傳媒學院、山東體育學院新增的電子競技運營與管理專業。
人工智能專業的前世今生
在社會需求旺盛而人才供應不足的背景下,高校開設某些新專業的盛況,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并不為過。
比如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從2016年首批開設的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南大學三所高校開始,過去三年已有283所高校獲批設立該專業。今年又增加了196所高校,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已達到479所。這意味著全國近四成本科院校開設了這個專業。
如今,人工智能專業似乎也踏上了大數據專業走過的路。今年是人工智能專業設立的第一年,35所學校獲得首批建設資格,其中包括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同時,各大高校紛紛辦起了人工智能“重點班”,比如清華大學的人工智能學堂班,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學院圖靈班等。而從2018年開始,全國30多所高校已成立了獨立的人工智能學院。
記者注意到,在新增專業名單上,帶“智能”字眼的專業不少,比如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等。有說法認為,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人工智能專業的前身。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王萬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8年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在北京召開了一次規模宏大的學術年會,部分與會代表提出了在我國建立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的建議,該建議得到大多數參會人員的認可。但就專業名稱,大家最后的共識是叫“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對此,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鄧志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范圍更廣,它包括人工智能、機器智能、腦科學、生物智能等,是一級學科,人工智能目前還沒發展到一級學科。”
很多高校已開始著手今年秋季的招生事宜。不少招辦老師告訴記者,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專業,前景很受看好,競爭應該會挺激烈。這樣一來,新的熱門專業的招生會擠壓已有專業的招生空間嗎?
鄧志東認為,專業招生還是由需求決定。“新專業,比如人工智能,短時間內社會是可以吸納就業的,因為這個現在確實需求缺口很大。但如果長期來講的話,任何專業都可能會出現飽和。我覺得學校培養人才要符合市場的需求,有些專業需求小了,招生規模就會壓縮。”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只注重申報,不注重建設的現象,盲目跟風申報的問題比較突出。
李碩豪認為,專業的建設發展,最核心的是師資隊伍建設,然后是基礎設施、設備、實習基地建設,協同育人機制的建設。課程建設方面,要把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特別是核心課程設計好。
人才缺口或達百萬級
考生和家長最為關注的,還是專業的就業前景。
以近幾年新增數量最多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為例,近年來大數據人才的培養,源于市場需求的驅動。清華大學經管學院2018年7月發布的《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人才與就業》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大數據領域人才缺口高達150萬,到2025年將達到200萬。
值得注意的是,從開設學校層次和學位授予門類的差異來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未來會形成不同的就業層次。
業內人士介紹,研究型大學一般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科研資源,在一些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究實力也較強,并且能夠融合國外高校的教育培養方式進行專業建設。二三本高校更多是與企業聯合共建大數據專業,偏向于培養應用型人才。
同樣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有的學校把其歸類為工學,有的歸類為理學。對此,一名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種差異意味著該專業會有不同的建設方向,工學偏技術,注重培養工程師等類型的人才。
人工智能也面臨著龐大的產業發展需求和人才缺口。“業內的共識是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百萬級別,目前一些企業已經給相關崗位開出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薪。”鄧志東告訴記者。
人社部今年2月發布了15個新職業,“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位列其中,這等于給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做了“背書”。
“對于從事原始創新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門檻很高,因為需要有創新思維,有很深厚的數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等,但如果從產品研發、工程技術的角度講,門檻則大大降低。很多目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都是通過在線課程等自學成才,因為有免費的開源代碼框架,也就是底層的代碼,技術人員只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調結構調參數。”鄧志東說。
在他看來,現階段我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主要是面向產業應用,由市場來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從這個角度講,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工程與產業開發人員。
首批35個獲批的人工智能專業全部是工學門類,但不意味著細分方向的固定。鄧志東介紹,國內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不僅有計算機科學技術方向,還有自動化方向、電子信息工程方向等,還有芯片等硬件方向,也可以說培養的是人工智能人才。
李碩豪認為,考生填報人工智能專業時,“要先看學校的背景和實力,看這所大學的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等學科是否比較強,否則,相關專業比較弱的大學開設這個專業,可能培養質量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