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建所90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經濟研究·高層論壇2019”上,中國經濟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城市化委員會榮譽顧問樊綱出席并演講。
樊綱稱,發展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中國過去可以引進與模仿,但隨著中興、華為等事件的發生,中國必須盡快開始我們的自主創新的新階段。他說,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包括體制改革的深化,繼續開放發展的進程,繼續學習引進,同時努力進入自主創新的過程。
樊綱還指出,產業持續創新的機制,最根本的不是政府組織,而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制度條件。
發展經濟學主要是研究落后國家的經濟增長問題,具體來看,就是發展的難處,發展是多么困難的問題,另外,在發達國家已經占據市場的情況下,落后國家如何再發展的問題。
樊綱認為,發展中國家保持發展,需要尋找相對優勢,具體來看,有這三個方面:
一,要素的“比較優勢”,因為窮而勞動成本比較低;
二,“后發優勢”,因為落后,是后來者,知識成本較低,可以走捷徑,可以享受到知識的“外溢效應”,研發成本、技術成本較低,制度移植。
三,“本土優勢”,如果經濟體較大,國內市場較大,本土文化、“本地關系”和本土市場,可以使最初時期的交易成本、營銷成本較低。
樊綱解釋,對中國來說,“中國40年高增長,也許前20年主要解釋是比較優勢,后20年只能用發揮了后發優勢才能解釋。”
“比較優勢”只在發展初期起重要作用,如果沒有別的因素替代比較優勢,很難實現較長時間的持續發展,也無法解釋現在出現的持續發展。“后發優勢”更重要,“后發優勢”的核心內容是“較低的學習成本”,是通過開放和學習、模仿,使知識和技術較快地增長,較快地接近“技術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