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旱化”的時代,從由冬至春的華北旱情到不斷蔓延中的長江中下游大旱,赤野千里的圖景似乎從來不愿遠離我們的國度。然而,在媒體長篇累牘地聚焦湘鄂農區干旱升級的同時,鑲嵌在廣袤旱區中的城市水資源緊張卻似乎是被有意無意忽視的話題。
幾天前,一則新聞沖擊著人們的眼球——“北京成中國最渴大城市,水資源緊缺逼近極限”。文中指出人均1000立方米是國際公認的缺水警戒線,而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00立方米,緊缺程度已逼近極限。其實這早已不是什么新聞,檢索一下就會發現,從2000年開始,幾乎每隔一兩年類似的“新聞”就會改頭換面曝出一回。只不過在如所有的突發事件一樣吸引了十足的眼球之后,又很快被遺忘,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等待著下一個周期。
那么北京的水資源狀況究竟怎樣呢?我們不妨做個歷史回顧。在元朝時,北京水資源人均5300立方米,清朝末年人均3600立方米,1949年人均1800立方米。到1970年人均仍有500多立方米。由于北京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降雨量的減少,近年年均可利用水資源僅為26億立方米。然而城市規模卻不斷擴大,人口激增,用水量數十倍增長,實際年均用水量約下降到了36億立方米。2007年,就已超過了北京區域水資源承載力,導致北京變成了世界上缺水最嚴重的特大城市。
面對如此種種,我們恐怕不能再伴著新聞式運作有規律地“激動—平靜—再激動”了,而要思考我們城市的發展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我們對待自然資源的態度本身了。
正是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編輯制作了這個專題,其中有對以北京為代表的城市水資源現狀的記錄、對成因的探討和對可資借鑒經驗的介紹。所選的有些文章可能并非是全新的,但卻是仍然說明問題和揭示一定道理的。道理就是那么多,選擇“忘記和忽視”,還是選擇“警醒和反思”,則決定著我們明天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