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只剩下不到1/10的水面,洪湖最大水深只有30厘米,斧頭湖、長湖、龍感湖……一座座湖泊干裂見底,一條條漁船擱淺泥灘,漁民們只有望天興嘆。
樣是這些湖泊,在2010年夏季卻遭遇另一番危機:水漫金山,險情不斷,頻頻告急。“洪湖水,浪打浪,這浪要么一拍就拍過了湖堤,要么連湖心的小木筏也拍不動。”洪湖漁民戲謔地自嘲。遇澇滿溢,遇旱見底,南方的湖泊怎么了?
研究表明,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頻繁發生,我國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的南方地區,水的時空分布也發生了改變,盡管全年降水總量變化不大,但降水分布呈現短時段、小區域、高強度的新趨勢,使南方地區越來越頻繁遭遇洪澇與干旱交互的威脅。
由于圍湖造田,圍網養殖,過度捕撈,洪湖水面縮小,湖底淤積,水質下降,湖面已不足上世紀50年代一半,平均水深不到2米。洪湖如此,全國的湖泊也大多面臨相同的命運。資料顯示,全國每年平均有20個天然湖泊消亡,近50年已減少約1000個內陸湖泊。
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本來就是調節地表水時空分布的天然蓄水池,雨澇時匯聚洪水、存蓄洪水,干旱時供水日用、供水灌溉;然而,蓄水池越來越小、越來越少,調蓄能力降低,湖泊功能萎縮、喪失,只會加劇“天災”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湖泊萎縮帶來的損害后果無法彌補,各級政府也高度重視湖泊的保護,退耕還湖、退漁還湖,但是,暴利面前、政績面前,填湖造城、填水造樓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一些湖泊在房地產開發的圍剿之下繼續萎縮,走向消亡。
古語有云:“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不能只在洪水滔天或者干渴見底的時候,才想起湖泊的面積減小了,湖泊的水太少了。面對極端天氣、異常天氣頻發的狀態,修復江河湖泊生態、還大自然自我調節功能,已是迫在眉睫的責任。
防災勝于救災。愛護日益稀缺的湖泊資源,應該像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一樣,毫不動搖。湖泊保護,要成為綠色GDP的應有之義,成為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愛護“地球之腎”,也是每個公民的共同職責,因此還需要完善湖泊保護公眾參與機制,提高公眾的湖泊保護意識,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