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新浪 :土地換戶籍叫停
時間:2011-06-08 10:37:15  來源:新浪  作者:張艷玲 

  中央醞釀出臺政策,對地方政府以“城鄉統籌”為目標的戶籍改革試驗仍持鼓勵態度,但同時明確:進城落戶的農民是否放棄承包地和宅基地,由自己決定

  2010年,廣東、重慶、陜西等地陸續宣布放開農民進城落戶的政策限制,同時要求進城農民須交出土地,引發輿論熱議。

  針對此,本刊記者獲悉,中央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出臺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在自行試點進行戶籍改革時,不再將農民土地與城市戶籍捆綁運作。

  一位資深農地問題專家對本刊記者說,以往有些地方政府把戶籍和農地捆綁在一起的做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純粹只為獲取農民手中的土地。此前不久,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也曾公開表態稱,很多地方在統一戶口登記制度的過程中,即便沒有侵犯農民利益,也沒有讓轉戶居民享受到更多實惠。

  據本刊記者了解,此次中央醞釀出臺的政策,強調“基本戶籍制度屬于中央職權”;雖然對地方政府以“城鄉統籌”為目標的戶籍改革試驗仍持鼓勵態度,但將明確要求,進城落戶的農民是否放棄承包地和宅基地,應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

  戶改試點內容將調整

  2010年以來,很多地方政府競相推行“宅基地換住房、土地換社保”為標志措施的戶籍改革試點。據知情人透露,上述中央政策即針對此而發,不久便要出臺。

  具體內容包括三個層次:其一,各地要根據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來推動戶籍改革;其二,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是合法、完整的權益,不允許借戶籍改革強行“拿走”;第三,對于城市中短期內無法落戶的農民工,要保障其基本權利。

  因戶籍與諸多社會福利掛鉤,學界的主流觀點一直認為,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剝離附著在戶籍上面的各種附加功能,回到登記人口信息的基本管理功能;推進戶籍改革,應該把公共服務與戶口脫鉤,“對公民,不對戶口”,具備條件的常住公民應允許其落戶。

  據本刊記者了解,此次戶籍改革的重點仍是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小城鎮。其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無條件放開,中等城市則要允許“有穩定就業和住房、社會保險繳納到一定年限的農民工落戶”;城市承載力有限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要為進城農民提供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

  這項政策即將頒布,意味著各地陸續啟動的“宅基地換住房、土地換社保”戶籍改革試點將面臨調整。

  2010年6月7日,廣東省首先發文,提出“積分入戶”的思路,對農民工入戶城鎮的條件進行指標量化,當指標累計積分達到規定分值時,農民工即可申請入戶城鎮,但需交出土地。對達到入戶城鎮積分條件,愿意入戶但不愿意交出承包地的農民工,實行“農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證”制度,給予三年的過渡考慮期。

  同年8月,重慶提出“在10年內讓1000萬農民轉為城市居民”,這被認為是最大規模的戶籍改革。重慶明確提出轉戶農民要穿上城市“就業、社保、住房、教育、醫療五件衣服”,享受城市待遇,脫掉“農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三件衣服”。

  其后,以“土地換戶籍”為原則的戶籍改革試點被各地紛紛效仿并推廣。爭議隨之升級。陳錫文認為,隨著農民土地漸失,當前農村的基層治理秩序已被攪亂,必須要予以規范。

  中國現有1.5億農民工跨省流動,大多從中西部流入東部沿海地區,陳錫文認 為這才是當前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

  量力而行

  對“土地換戶籍”的做法,戶籍專家、中國公安大學教授王太元也認為,“思路錯誤,沒有出路”;陳錫文則表示,將土地與戶籍脫鉤后,由于不能獲得“土地”之外的額外好處,地方政府應該會根據城市的能力“量力而行”。

  不少學者擔憂,農民進城需要城市提供社保、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開支不菲,如果失去土地收益的支持,地方政府恐難兌現。據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調查,當前農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萬元人民幣。

  也正因為此,在許多地方,為獲得資金平衡,土地成為撬動戶籍改革的“杠桿”。在重慶,除財政資金,支付戶籍改革成本很大一塊來自土地。據當地政府透露:政府每年城市建設的征地補償、房地產土地收益的一部分,用來解決村民的實際生活困難;轉戶農民的宅基地經過復墾,進入“地票”市場以后,一部分收入用于戶籍改革;農民退出土地后獲得的補償款也將用來購買農民在城里的房屋、養老保險等。推行戶籍改革的政府官員坦言,農民進城要提供的公共服務需要支付巨額成本,“全靠政府出,出不起”。

  問題是,農民交出土地獲得的補償,與政府將土地指標置換成土地拍賣后獲得的巨額收益相比,顯得“微不足道”。據本刊記者了解,重慶市戶籍改革中,一戶宅基地的補償僅8萬元,不少農民稱其“比征地拆遷補償還低,在縣城根本買不到房子”。“以戶籍之名,行圈地之實”的質疑由此而來。

  美國農村發展研究所學者李平曾測算,如果農民穩定投入農地,有韓國一樣高的附加值,每畝每年至少有1000美元農業收入;宅基地按國有土地1/4定價交易,每人可得到1400美元;按現有征地量計算,如果政府不從征地中獲利,農民每人可得到3萬美元;遠高于政府現有補貼。

  成本考量

  利益推動之下,強制農民轉戶行為也不時發生。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為配合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重慶市教委制定轉戶目標,且將完成情況納入區縣教委、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年度考核。有媒體報道,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等高校都動員擁有該市農業戶籍的學生轉為城鎮戶籍;拒絕轉戶者,頻繁被輔導員約談,且以“獎學金、入黨、畢業證” 等為條件。

  “土地換戶籍”的做法也讓農民工心存顧慮。在廣東先行試點“積分入戶”的中山市,很多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并不愿意為入戶城鎮而放棄土地。

  面對社會的質疑,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公開否認存在套取農民土地的動機。他指出,城市需要勞動力,只要農民在城市工作了三五年,就該享有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沒有其他任何限定條件,不存在土地換保障、換戶籍的問題。

  在重慶戶籍改革方案推出一月后,重慶市土地房管局副局長董建國也公開承諾,農民退地不是取得社保和戶口的條件,退出土地是依法、自愿、有償的。農民轉城市戶口設置的三年過渡期后,轉戶人員愿意回到農村,“仍然可以回去,仍然保留土地”。

  不過,重慶市政府做出上述澄清后,農民入戶的積極性提高,但基層政府的積極性下降。基層官員擔心改革的成本難以為繼。

  在學者們看來,讓農民進城落戶,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推動農村發展,但收回農民土地卻無異于適得其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黃季焜對本刊記者分析說,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不徹底,農村土地、資金和勞動力要素沒有完全進入市場,仍具有明顯的二元結構特征,是城鄉差距不能根本扭轉的根源。

  李平則指出,應該允許農村土地入市,關鍵是要確保“經過農民同意,且農民能夠獲得大頭的收益”。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