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城市經濟數據陸續出爐,各地去年全年經濟走勢已見分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各地數據發現,過去多年增速靠前的明星城市,普遍出現明顯減速,但是中西部仍有很多城市快速增長,比如武漢、成都、西安、福州、南昌等地。
其中,貴陽2018年經濟增速仍為全國第一,達到9.9%。另一個經濟增速高的城市是太原,2018年經濟增速為9.2%。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學院博導安樹偉認為,現在各個城市追求高質量發展,而不是有“水分”的發展。“每一個城市需要發展自己的主導產業,比如貴陽是因為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同時整個旅游產業都起來了。”
貴陽GDP增速居首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貴陽經濟總量達到了3798.45億元,實際經濟增速為9.9%,位居全國第一。2017年,貴陽經濟增速為11.3%,也是全國最快的城市。
2018年經濟增速在9%以上城市還有太原、西寧,另外南昌、泉州、福州、長沙、合肥、昆明、西安、鄭州、南京、武漢、成都的經濟增速也在8%或者以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中部的鄭州、武漢、南昌、合肥、長沙經濟增速整體都很高。具體分析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出口額、規模以上工業、投資整體速度相對較快,幾乎沒有“短板”。而東北一些城市工業發展快,但是服務業發展較慢,西部一些城市的服務業發展較快,但是工業增速較慢。
陜西省決咨委委員、長安大學城市所所長王圣學指出,一些城市發展快,受益于定位準確。“比如貴陽在西部,它的自然條件和城市規模都不佳,但是它將重要產業定位于大數據創新。此外,西安保持快速增長,與最近這兩年大規模的招商有關,也和西安大規模發展高新技術新產業和旅游產業有關。”
不過,也有更多的城市增速平平。比如,2018年,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重慶的增速均低于7%,天津、沈陽、呼和浩特、哈爾濱的經濟增速低于6%。
“一些城市是外向型經濟,對外貿依賴較大,經濟減速會更明顯一些。”王圣學說。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學院博導安樹偉認為,這也和城市的主導產業有關,主導產業放緩將明顯的影響城市GDP增速。
而即使一些GDP增速超過7%的城市,也開始“預警”。比如青島2018年GDP增速達到7.4%,但是青島統計局部門的新聞稿指出,目前青島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外部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結構轉型面臨壓力較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后工業化”考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一些此前增速較快的明星城市出現增速放緩,一方面與其主導產業有關,一方面則是因為進入了“后工業化時期”。
后工業化時期的顯著特征是投資減少,同時大力發展服務業,工業比重減小。
以2018年為例,北京服務業比重在80%左右,上海和廣州為70%左右,杭州、西安、太原等在60%左右。很多地方的第二產業(工業為主)比重偏低,比如北京比重只有一成左右,廣州和上海低于30%,杭州、西安、濟南、太原均為三成左右。
“服務業比重大并不意味著對經濟一定是利好,如果是先進服務業,特別是互聯網產業,才對經濟有引領作用。”對此,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指出,“而且服務業比重大,工業比重小的話,經濟增速難以再上行。”
王圣學認為,一個城市要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還是要發展工業。“沒有工業為基礎的話,很多城市的服務業難以發展起來。要是第二產業太脆弱,純粹依靠服務業,其實對于支撐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是有限。”
他認為,很多城市進入后工業化時期,希望重點發展金融服務業,但這條道路不一定能走通,建議許多城市的工業和服務業仍需要同時發力。“一些城市要保持投資穩定持續增長,有些地方投資項目減弱后,經濟就難有可持續的動力。”
專家指出,服務業快速發展,涉及到人口聚集以及工業生產的轉型升級;而工業要快速發展,需要發展朝陽產業不是萎縮的產業。2018年汽車、家電、手機產銷放慢,就重創了很多以上述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