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正在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積極穩妥開展。”在國務院新聞辦11日舉行的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說。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有哪些新進展?
雄安新區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從頂層設計階段轉向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林念修說。
林念修說,雄安新區設立近兩年來,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1+N”規劃體系基本建立,“1+N”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據介紹,“1+N”規劃體系中,“1”是雄安新區規劃綱要,“N”是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四個綜合性規劃,還有26個專項規劃。“1+N”政策體系中,“1”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N”包括相關配套實施方案,第一批已出臺12個。
不久前出臺的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備受關注。林念修說,指導意見圍繞創新驅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選人用人、土地人口管理、生態環保、擴大開放、財稅金融、治理體制機制九個重點領域部署了具體任務和政策舉措,目的是構建有利于增強對優質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力、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制度體系,推動新區在承接中提升,在改革創新中發展。
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序幕拉開
“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序幕已經拉開,很快會轉入開發建設的新階段。”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說。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一批看得準、符合規劃方向的基礎性項目先行啟動,京雄城際鐵路開工建設,白洋淀治理、植樹造林工程等生態項目動工實施,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了基礎性項目和保障運行的臨時性建筑外,雄安新區沒有動工一磚一瓦,為的就是系好第一顆扣子,不犯顛覆性錯誤,避免留下歷史遺憾。”林念修說。
陳剛說,雄安新區建設以“雄安質量”為目標。一是建立“雄安標準”體系,涵蓋建設目標、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城市風貌、生態建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城市安全、城市管理等各方面。二是構建“雄安質量”體系,包括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考核體系。三是改革創新,大膽推動各個領域特別是改革開放前沿政策措施落地實施,給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雄安新區在城市開發模式上怎么走,如何做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雄安新區將融合土地、資本、人力、信息、技術等要素,形成全生命周期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模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保障‘雄安質量’實現。”陳剛說。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區
新年來臨之際,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得批復,成為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的法定藍圖。
“引導城市副中心建設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設一個沒有‘城市病’的城區。”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說。
他說,要更合理地確立城市布局和結構,將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結構,40%是生態空間;建立更良好的職住關系,將產業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從現狀的1:1.3調整到1:2,到2035年達到平衡,基本實現在副中心工作、在副中心居住;鼓勵功能兼容和復合利用,就近滿足居民工作、居住、休閑等需要;完善住房體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和商品住房調控體系;加強與公共交通耦合,實現居住區與重點功能區軌道交通一次換乘可達。
隋振江說,下一步要制定控制性詳規實施工作方案和重點任務清單,制定三年行動計劃。要繼續深化規劃設計。以重點工程為抓手搭建城市骨架。抓好行政辦公區后續工程建設;規劃建設約11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公園,規劃建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文化設施;大力推進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運河商務區、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進“通州堰”分洪體系建設;建設六環路入地等重要工程。
他說,要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和科技創新等功能,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大尺度水綠空間,實施主要河道景觀提升,特別是水環境治理工程,在城市副中心外圍預留生態廊道和綠帶;全面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建設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挖掘運河文化;切實提高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推進與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2019年將有一系列對接,交通、產業、設施等措施將陸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