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成果不放松
鏡頭
“2019年一定要保證大橋順利合龍!”在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工地上,風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明顯,中鐵大橋局福平鐵路項目常務副經理張紅心卻很有信心。“屆時,16.34公里長的平潭海峽大橋,將形成福州與平潭的半小時交通圈。”
2019年還有一批像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那樣的基礎設施項目將要收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新的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的工作將集中在進一步清理過剩產能、加大降成本力度、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這三大領域;工作方式也將更多地采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使中國經濟的供給側對需求、對市場信號反應更加靈敏。”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
去產能最難的還是債務處置,成功解決了債務危機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對此頗有心得。“過去幾年,為處置債務問題,我們采取了債務重組、定向增發等多種手段,使資產質量得以優化,并以‘國機重裝’身份重新出發。”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文俊說,今年,國機重裝將加大高端裝備研發力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企業家對降成本最為關注,期盼著能輕裝上陣、加速向高端制造業邁進。“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對于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無疑是重大利好。”三一重工副總經理陳靜說,三一重工剛剛度過了最艱難的調整期,迎來新一輪更高質量的發展,期盼減稅降費“紅包”能大些,使企業能專注研發創新,提升競爭力。
劉元春表示,在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資成本等方面還有空間。“隨著‘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以及統一大市場的構建,可以預見,企業的交易成本將大幅下降。”劉元春說,隨著結構性去杠桿,以及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民營企業融資成本也將呈現回落趨勢。
在補短板方面,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19年,我國將制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戰略,加大脫貧攻堅、農業農村、水利、生態環保、社會民生、能源、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投資力度。各地發改部門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強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依法合規采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補短板重大項目。我國還將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完善重大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機制。扎實推進“十三五”165項重大項目實施,加快推進川藏鐵路等規劃建設。
增強活力信心足
鏡 頭
“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最需要的。”大疆創新新聞發言人謝闐地表示,“2019年,大疆創新將繼續通過‘行業+無人機’模式來突破原有行業的技術‘天花板’,改變局部的工業和商業生態。”
企業發展的活力離不開政府的培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切實增強了很多像大疆這樣優質企業的發展信心。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前提。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后第四天,《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版)》正式公布,其中禁止和許可類事項比試點版縮減了約54%,實現了“法無禁止即可為”。
“除了準入平等外,監管也要做到一視同仁,過去存在遇到同類問題,一些監管部門對民營企業要求更嚴格的情況,這就需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適應現代市場監管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說。
不少創業者表示,新的一年,希望有關部門能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加公平的市場進入條件。“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管理水平、抗市場風險等方面能力較弱,更需要政府部門降低小微企業早期發展的門檻,為小微企業提供包容性更強的市場環境,提升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E兼職創始人陳雪峰說。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和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是關鍵。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干的就讓企業干”,得到了企業界的一致好評。
王微表示,政府應在建立市場規則、市場監管、宏觀調控、發展規劃和公共服務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減少對資源配置的干預。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就要加強改革舉措與政策文件的合法性與公平競爭審查,還要建立企業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的長效機制,充分聽取企業的合理建議與意見。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相信更多與時俱進、變革創新的政策舉措正在路上。
提升水平靠創新
鏡 頭
在湖南晟通科技集團車間內,一卷卷厚度僅為頭發絲直徑1/10的銀色高精鋁箔即將裝車。“我們突破高性能鋁合金箔的關鍵技術,贏得了議價權。2019年,我們將推出第五代輕量化貨車,鋁模板生產線將實現自動化。”副總經理李航說。
中國是制造大國,但不少產品仍處在價值鏈中低端,一些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仍受制于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產業鏈水平,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和發展新的產業集群。這戳中不少企業的痛點。“產業鏈水平提升還有很大潛力可挖,目前企業上下游之間還沒形成合力,往往是單打獨斗。”李航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工業研究室主任付保宗介紹,在發達國家高端回流和發展中國家中低端分流“雙向擠壓”形勢下,要實現產業鏈提升的目標,產業體系形態就要從中低端全能型向高端引領型突破,要素供給要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率型升級。
強化科技創新引擎作用。在付保宗看來,利用技術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關鍵要建立有利于成果轉移轉化的體制機制。比如加快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建立自主創新、自負盈虧的企業化應用型科研機構;賦予基礎性科研機構更大的自主研究權限等。
創新驅動離不開資金支持。“國投參與設立并管理的多只基金,通過整合產業鏈、發掘前瞻性戰略投資機會,培育新動能、塑造產業集群。”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介紹,今年國投將用活、用好基金,助推科技創新企業發展。
發揮產業集群核心優勢。不少企業表示,我國產業集群具有規模優勢,是推動產業鏈間良性互動的大平臺。今后產業集群要盡快升級,建立從設計研發到品牌服務的全流程配套體系集群。
“目前各地都在打造產業集群,建議根據各自優勢產業明確定位,避免產業趨同和重復建設。集群內各城市也要有分工,形成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一家電力機車企業負責人說。
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升產業鏈水平,更需有全球視野,構建開放引技引智新模式。“1999年我們在越南開啟全球化之旅,20年后的今天,我們有信心通過全球范圍內的業務整合與資源優化使企業不斷煥發新活力。”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說。
暢通循環闖“三關”
鏡 頭
“前段時間拿到一筆3000多萬元的貸款,一下解了燃眉之急。”黑龍江格林赫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澤武興奮地說,2019年公司將全力投入開發新的卵磷脂生化藥產品,繼續在生物發酵分離領域開拓新的銷售市場。
通過銀企對接,金融“血液”順暢地流入了企業。如何才能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讓發展脈搏更有力地跳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出良方:“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首先要找到經濟運行中的‘腸梗阻’。” 付保宗認為,目前經濟循環中的主要矛盾是三個“脫節”:市場供需脫節,國內供給主體品質品牌尚未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造成需求外溢,產能過剩;人力資源與產業需求脫節,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金融與實體經濟脫節,民營經濟得到的金融支持相對不足。去除“腸梗阻”,實現“暢通”二字,就要闖過這三關。
王微說,供需對接方面,應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促進生產結構優化升級;穩增長與擴就業方面,既要在消費性服務業深挖就業潛力,也要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協同,促使這兩組經濟關系進入良性循環軌道。“相對而言,暢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渠道,尤其是如何更好地服務民營經濟面臨更大挑戰。”王微說。
降低融資成本、緩解融資壓力仍是不少企業的最大發展訴求。“目前經營資金基本能滿足,下一步擴建項目、實施全國性生產基地布局,還需資金支持。”遼寧三三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呂春雷期待,明年金融機構能對優秀的民營企業給予大額、長期、優惠的授信。
如何打通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梗阻”?王微建議,要建立多層次、多主體、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機構,培育更多中小銀行和地方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此外,要鼓勵金融創新。在政策制定和銀行應用上推動動產融資,建立基于互聯網的高效統一的動產擔保登記系統,逐步讓企業的設備、存貨、應收賬款、知識產權等多樣化資產可作為貸款擔保物,拓寬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