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進健康福祉,助力協調發展”為主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醫療服務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與推進城鎮化進程相輔相成,是以人為本推進城鎮化戰略的基本要求。應加強對農村人口和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的大健康干預,推進服務均等化,完善服務供給,構建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多層次保障體制。
兩億多農民工難以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權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認為,當前,我國處于并將繼續處于快速城鎮化進程之中,預測2035年,城鎮化率將超過70%。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是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實現高質量城鎮化的必然要求。提升城鄉居民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獲得感,是以人為本推進城鎮化戰略的基本要求。通過投資于健康保障勞動力質量,有助于加速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強經濟增長動力。
盧邁表示,伴隨城鎮化深化,醫療衛生領域的矛盾和挑戰呈現出新的特征:工業化與生活方式變化帶來部分健康影響因素惡化;健康服務需求增強,而供給不足;城鄉資源配置差異擴大,服務可及性不高;醫療保障存在壁壘,有待繼續完善。
總體而言,城鄉之間的健康不平等狀況有加劇跡象。快速城鎮化形成了“城鎮戶籍居民、農民工、農民”三元結構,但由于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根據常住人口配置基本公共衛生經費的財政保障機制,導致兩億多農民工難以公平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權益。
靈活就業職工漏?,F象日益突出
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報告》發布會暨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說:隨著人口流動常態化,沒有雇主或雇主不明確的就業越來越多,使得企業職工醫保漏?,F象日益突出。
靈活就業比例的上升為城鎮醫療職工保險帶來可持續性危機。王震調查發現:中國目前每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減少人數達4000萬人,其中1000萬是退休或去世造成的正常減少,其余流失的3000多萬人原因及去向不明。其原因在于,目前中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十分依賴城鎮職工的雇主和雇員關系,“繳費是由企業來代扣代繳的,整個征收成本都很低。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流動成為常態,且雇主不明確,部分農民工可能缺乏繳費意識或繳費途徑,造成參保率走低?!?/p>
國家曾多次出臺政策保證流動人群及靈活就業人群的參保權利。但當靈活就業與外地戶籍兩項條件疊加,這些政策始終落實不順,農民工難以得到平等的醫療保障。
王震建議,可以在當前居民醫療保險廣覆蓋的基礎上,建立覆蓋全民的醫保制度,搭建社會底層平臺,以適應人口流動性。同時,該平臺之上還可以進一步搭建補充保險制度,以滿足不同人群對保障的需求。
城鎮化進程中的醫衛體系面臨四大挑戰
不可否認,我國在城鎮化進程中,基本醫療保障實現全民覆蓋,醫保整合與接續初見成效,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城鄉醫療服務可及性與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差距縮小。但是,城鎮化進程也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帶來諸多挑戰?!秷蟾妗氛J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城鎮化進程伴隨的環境污染、人口密度、工作類型、生活習慣等健康影響因素惡化,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居民健康素養絕對水平依然處于較低層次,且農村與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第二,醫療服務需求增強,呈現多樣化趨勢。居民平均就診次數從2010年的4.4次提高到2016年的5.7次,居民年住院率也從10.59%提高到16.46%,居民住院率從10.59%提高到16.46%,醫師日均擔負診療人次居高不下,加重了醫生負擔,也容易引起醫患矛盾。此外,醫療服務需求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特征,健康管理需求增加。
第三,醫療服務資源供給總量不足、結構不均衡、質量仍待提高。具體表現為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農村可及性較低。醫療衛生人才總量不足,城鄉差距有擴大態勢。
第四,醫保支付壓力增大,醫療保障接續存在多種壁壘。城鎮化進程中新的健康問題與消費習慣變化帶來社保支付壓力增大。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負擔占疾病總負擔的70%以上,產生的直接經濟負擔占GDP的9.73%。財政體制、管理體制以及法規層面的不完善,導致醫療保障接續存在諸多壁壘。城鄉分割、部門分割態勢明顯,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的立法進程明顯滯后于現實需求。
此外,城鎮化與老齡化交織,流動人口難以享有均等的醫療衛生服務,城鄉之間健康不平等情況加劇。
從三個領域推進醫療服務均等化,增進健康福祉
《報告》指出應從三個領域推進醫療服務均等化,增進健康福祉,助力協調發展:
第一,以大健康為導向,以農村人口、流動人口為重點加強健康干預,為健康行為改善奠定基礎。主要通過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養水平,做好全民健康促進工作。借鑒先進模式,降低農村慢性病發病、患病率。
第二,完善醫療服務供給,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提高居民獲得感。著重解決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同時結合留守人口的結構和醫療服務需求特征,加強農村基層醫療服務機構資源配置,并通過市場機制調節,形成多元供給的市場格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善醫療服務供給。
第三,構建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多層次保障體制。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加強立法保障,建立健全健康保障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拓寬籌資來源,建立與城鎮化相適應的公共籌資機制;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優化醫保管理體制,完善多層次保障體制;理順管理機制,完善流動人口相關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