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金元浦,浙江浦江人。中國社會科學院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
科研成果:發表《文化生產力與文化產業》等論文180余篇;出版《范式與闡釋》等專著10余部;主編英文文集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等30余種;主持國家北京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重大項目及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項目等10余個。參與主持的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最近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嘉獎,成為唯一一個獲獎的奧運科研機構。
從5級車工、青年突擊隊隊長,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元浦對于文學和文化的熱愛讓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身份集于一身。而從最初的青年詩人,寫詩發文章,到成為接受美學的首倡者,出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研究所所長,金元浦也從青海文化名人成為全國文藝理論界、文化創意界如雷貫耳的教授。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學者之一,金元浦對于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感到欣喜,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歷史推動中國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他指出,中國的城市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上要因地制宜、分級進行,切忌一哄而上。作為國內最早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學者之一,金元浦對于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感到欣喜,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歷史推動中國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他指出,中國的城市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上要因地制宜、分級進行,切忌一哄而上。
世界進入國際化城市競爭時代
自從1991年考入中國社科院,金元浦從此便在北京扎了根。此后,由于工作原因,金元浦經常要到國內外的許多城市講學。這讓他深感:“當今世界全球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推動全球化的發展,國際化大都市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步取代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競爭,成為國與國之間重要的競爭方式,也成為進入21世紀之后世界格局中一個重要的議題。”
他認為,這一點在國際化大企業在世界各地的布局,決定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尤其是整個世界傳播效應體現的變動表現得尤為突出。而媒介革命的到來、技術手段的升級對于世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間的競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說:“過去,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逐步產生影響,北京奧運會讓我們看到,現代媒介革命帶來的高清晰的電視和數字化網絡及各種新媒體,改變了世界的傳播方式。就是說,過去我們看到,總是西方國家借助全球化走向世界的邊緣地帶、走向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大力傳播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理念,傳播西方發達城市的品牌形象,這叫作全球本土化。但是今天另外一種情況發生了,那就是處于邊緣地帶的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在全球化媒介革命條件下逐步從邊緣走到中心,向世界展示自己。這是全球化的第二個階段,叫作本土全球化或者地域全球化。”
金元浦感慨:“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他說,鴉片戰爭以來有誰會真正關注中國呢?而一個奧運會讓世界44億人在一個晚上看到了中國,看到了北京這個城市的高清晰視覺文化形象,這是鴉片戰爭168年以來的第一次。所以,這一刻成為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北京被全世界所認識,中國被全世界所認識!西方媒體70%以上對中國的歪曲性報道在剎那間不攻自破!
因此,他認為,奧運會作為一項全球矚目的賽事,其意義已不限于體育。各個城市爭相舉辦奧運會更是基于奧運會對于城市形象的構建、城市知名度的提升給這個城市未來的發展,甚至給這個國家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變化以及產生的強大效應。“像巴塞羅那,奧運會就是它發展的一個標志、一個分水嶺,也是它走向世界化都市的開始。如今,這個城市充滿了各種各樣新的創意,叫人嘖嘖稱奇。”
他說,盡管今天中國的城市化率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距離,中國的城市化速度卻是全世界最快的,可謂舉世罕見。“比如,我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西寧這個城市,以前是一個內地小城,比較破敗,今天已經變成一個美麗的新城。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作為起點城市,它更成為周邊地區的核心城市,城市化的發展速度非常迅速。我想,這些都與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以及取得的改革成果密切相關,也得益于全球化的發展速度。”
金元浦表示,目前國內城市的競爭主要表現為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形成的三大城市群之間的競爭態勢,同時又表現為與臨近的香港、新加坡、臺北、首爾、東京這樣的國際城市的一種競爭態勢。而北京成功舉辦了奧運會,深圳剛剛被評選為世界設計之都,上海明年將舉辦世博會,說明中國的城市已經進入到世界大城市品牌競爭的最前列。
此外,他還表示,國際大城市之間白熱化的競爭會讓全球人才的流動呈加速狀態,同時人才的流動又會進一步促進城市間的競爭。“人們會尋找一個宜居的、利益最大化的城市來展示自己的才能。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匯聚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前來定居足以說明城市的吸引力。”
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金元浦曾經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
就文化創意產業在上世紀中國的發展,金元浦認為是分階段的。上個世紀90年代文化產業主要是在文化部、廣電部及其所屬的部門展開,總的來講屬于行業內的交流,沒有真正改變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格局,所以也不被全國城市看好。中央從十六大認可這一產業后,到十七大,全面提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尤其是文化軟實力的提出,文化生產力的明確,文化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提出,促進了文化產業創意產業在中國各個城市的迅猛發展,今天已經有多一半的省市提出文化立市、文化強市的舉措,這同時表明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就是文化產業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歷史推動中國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就這一觀點,他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從全球角度來講,世界經歷了以軍事力量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一戰、二戰),以經濟制裁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冷戰時期),現在進入到了文化競爭力的時代。美國的文化軟實力對它在世界處于主導地位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麥當勞、迪斯尼、美國大片等等深入到世界各地,這表明美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也帶來世界對美國文化的認同。更說明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到了如此之高的地位,以至于它被人們認可,具有合法性。而美國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率先進行了產業的升級換代,進入了更高形態的競爭。
從國內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以經濟為中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當城市人均GDP達到5000美金乃至8000美金的時候,城市的產業結構、人們的消費模式等方面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對于中國人來說,可支配收入富余后第一要做的事就是投資教育,接下來是旅游、娛樂等,然后是生活類的,文化類的需求。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從產業結構來講,就是要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建設一個創新型的國家,取得更多的核心技術,過得更高的附加值,而不是總以“汗水大國”的面貌出現。
從個人的角度來講,隨著經濟能力的增長,物質需求將逐步向精神的、心理的、文化的、休閑的、娛樂的、體驗的需求轉變。人們總要問“活著是為什么”,這不僅僅是個哲學問題,更是個現實的問題。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3個階梯
就目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金元浦認為,這是中國要走創新型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及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要進行的調整,也是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總體國家構架方式的改變和產業提升的必然。
作為一位長期研究中國文化產業的學者,中國文化產業近年的發展速度之快,令金元浦非常感慨。他說,自己非常樂意看到這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同時,學者的理性和嚴謹也使他看到一些問題。他不止一次地公開呼吁,希望政府部門對快速發展的文化產業保持清醒的估計和科學的決策,全國不同地區發展文化產業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而上。他說:“即使是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內炒得很熱,應當看到我們國家仍然是一個制造業為主、(第)二產(業)為主的國家,我們要看到這個基本態勢,所以很多地方還是需要做大量的第二產業、制造業的工作,在第三產業服務業中,走向高端的發展與數字化的融合,要根據各個地區、各個省市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這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總體的合理的布局。”
鑒于此,他將中國城市群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梯,即東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而每個城市群承擔的任務是不同的。
人均GDP6000美金以上的東部城市群,文化創意產業要做到高科技、全面化,能夠走向世界,要在各個方面代表中國和世界大城市之間展開競爭。人均GDP在3000—5000美金的中部城市群,一方面要承擔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任務,另一方面又要承接東部城市產業轉移的任務。所以中部城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一定要與高科技結合。他認為成都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案例。對于人均GDP2000美金左右的西部城市群,由于西部城市的特點普遍表現為工業不發達,但生態文明保護得很好,因此要通過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改造,就可以誕生像云南這樣被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旅游城市。而這樣一種創意產業也適應了西部的發展。
金元浦提醒說,創意產業之所以會被提出,就是要對以往的文化產業加上創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它進行新的認識。就是說,新時期的文化創意產業打破了行業界限,打破了地域界限,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尤其是現在需要整體的求新求變,整合各個行業的理念。另一方面,它又會成為一種切實可操作的運營方式,比如其中包括了產業聚集區的方式。目前上海有將近70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北京已認定了21個市級聚集區,還要認定9個,在這30個之外又會有許多的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區成長起來。
他強調,這不是一朝一夕發展起來的,而是逐步發展起來的。并且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完整的思路和措施,就像金融是靠創意掙的錢,但是無休止地搞出花樣來,就會違背基本規律陷入危機,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