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群初中生辯論“孔子是否快樂”,不僅引經據典,甚至搬出了概率學
三千弟子卻只有七十二賢人,優秀率才2.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里這些耳熟能詳的言論,有不少是關于“樂”。那么,提了諸多與“樂”有關言論的孔子,他又是否快樂呢?
“孔子是否快樂?”這個新奇的問題,是昨天下午杭州高新實驗學校初一班級辯論賽的主題。
“《論語》中許多語錄都是在宣揚怎樣才能快樂,這并不代表孔子就是快樂的。孔子之所以多次提及’樂’,是為了宣揚他的思想,不要讓后人重蹈覆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孔子永遠地把后天下之樂留給了我們。”
“孔子是不幸的——身世悲慘,家境貧苦,3歲喪父,17歲喪母,經歷十多年追殺逃難,顛沛流離,衣食無著,晚年時期,愛徒顏回和子路慘死;孔子是失敗的——被逐出魯國,自嘲為‘喪家之犬’,一生未得重用,政治抱負無法施展,教學質量也不怎么樣,三千弟子卻只有七十二賢人,優秀率只有2.4%,且72人中大半都與儒家觀點有些出入;孔子是無趣的——他雖然提倡快樂的教育思想,但他的學說中很多是說教,并不能引導學生探究調查,如今我們的教育還在受他的影響,注重分數和結果而忽視實踐。”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認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試問,孔子連衣食與安全都無法保證,理想無法實現,還要經歷親人早逝,白發人送黑發人,最后因病而終,他能快樂嗎?”
不僅能從孔子個人出發,還引經據典,找來了西方心理學依據。反方辯詞,讓語文老師鄭金平震驚了。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正方的切入點在于孔子樂觀的處世態度,“孔子的快樂,不能僅理解為一種淺層的情緒,更是一種樂觀的精神品質和熱愛生活的態度。”
這群初一學生竟然一口氣幫孔子找出了六大樂事——學習之樂、交友之樂、歌舞之樂、育人之樂、山水之樂和飲食之樂。
“孔子弟子三千,在培育人才之中,自己也獲得巨大的歡樂。弟子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志趣、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碰撞,就像三千朵不同的花朵盛開在孔門這座大花園里。孔子春色滿園,怎么會不快樂呢?”
“孔子喜歡登山臨水,且每每于此時此境此情,志舒意暢心歡——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出自《論語》)。這山水讓孔子樂而忘憂,樂而生智。投入、欣賞并享受大自然是孔子人生的調節、超脫于快樂。”
“孔子是個美食家,此中獲得樂趣良多。《論語》中記載,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
經過一番激烈交鋒,正方702班贏得勝利。比賽雖有成敗,但鄭金平認為,兩個班的同學們都在這兩周的準備中學到了更多。
提出“孔子是否快樂”這一“腦洞”的,正是鄭老師。最近上課《論語十二章》時,鄭老師發現《論語》里關于“樂”的內容不少。“我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個話題很適合開辯論賽。”最開始,鄭老師設想的辯題是“君子是否快樂”,為了縮小切口,讓學生有資料可查,題目改成了“孔子是否快樂”。
“因為要參加辯論,學生們學習《論語》的熱情猛漲。”鄭老師說,“除了反復閱讀《論語》,他們還看了《孔子傳》,搜索孔子生平閱歷,專門看了時長兩個多小時的《孔子》電影,還觀摩了大學生辯論賽視頻。搜集資料、整理、討論,在辯論賽上較勁上火,兩周的時間認真研究一個古人,和孔子如此親近,這都是學生們沒有過的經歷,相信他們對《論語》和孔子其人都有了深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