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30 13:24:35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曙 明
10月29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近日,在京津冀巡查的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2018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巡查組來到石家莊市裕華區南位村社區,根據全國黑臭水體在冊名單檢查南位排水溝整治情況,結果出了“意外”:一條800米長、不足7米寬小溝“消失”了,而就在今年5月底的一次黑臭水體整治督查中,這條小溝還“健在”。后經當地百姓介紹和巡查組定位,巡查組發現,曾經的南位排水溝如今已經被土填上——社區南端一條新出現的“土路”,就是黑臭水體名單上亟待整治的南位排水溝。
黑臭水體不見了,周邊百姓今后可以不再身受其害,我們是不是該感到高興?且慢。
城市黑臭水體給百姓帶來極差的感官體驗,是直接影響百姓生產生活的突出水環境問題。在當前全國水環境整治中,黑臭水體整治是重中之重。通過加大截污、河道內源治理以及生態修復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水體的黑、臭,這是整治所要達到的目的;地方和有關部門的工作,也都該圍繞它進行。
關于黑臭水體治理,2017年住建部等部門聯合編制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提出了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技術路徑。然而,一些地方卻統統舍棄不用,而是“發明”了新方法:填埋。此前《新京報》報道援引巡查組組長的說法,石家莊5處黑臭水體有3處出現填埋的現象,其他城市也出現了類似現象。
國家重視環保工作,一些部門因此感到有壓力。石家莊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黑臭水體整治壓力很大,就算目前整改已完成的,也有壓力,“怕反彈”。有壓力不是壞事,將壓力變成動力,以更飽滿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更是百姓之福。遺憾的是,壓力之下,一些人開始出“歪招”了。在他們眼里,從應付檢查、疏解壓力角度,一填了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不僅可以應付此次檢查,以后也可以“一勞永逸”。
然而,以消滅水體的方式消除水體黑、臭,卻背離了治理的初衷。“本來是給人治病,結果直接把人治沒了,治病無從談起”,專家的比喻很貼切。對當時來說,完成整治任務,著眼點不是應付檢查,而是要還百姓水清岸綠;整治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是生態環境的系統性,不能“頭疼醫頭”。正如專家所言,“既然此處歷史上形成了水體,就有該水體所承載的功能”,一旦哪里臭填哪兒成為治理原則,簡單固然簡單,卻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我不敢說“黑臭水體一定不能掩埋”。個別治理難度大、承載功能又有限的水體,經過嚴格的評估、審批程序,以填埋方式實現治理目的,未嘗不是一種選擇,但如果治理的責任主體未經審批擅自填埋,顯然不在此列。對有關部門來說,一填了之,本質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