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我國正由工信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籌建國家智能網聯創新中心,智能化汽車產業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
據知情人士透露,近年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明顯提速。自2015年我國明確提出加快汽車等行業的智能化改造后,2017年工信部出臺《車聯網發展創新行動計劃》,加快車聯網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同時,智能駕駛上路法規正在加緊擬定。
上述人士表示,發展智能網聯技術成為全球共識,各國紛紛健全相關立法。國內方面,車聯網、無人駕駛相關政策相繼出臺。工信部在《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提出,將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與制定,推進汽車信息安全標準的制定。
近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中國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我國實現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重要路徑。
“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并加速向各領域滲透的當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成共識。預計至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可達到1000億元以上。”苗圩指出,我國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將其作為解決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重要手段,帶動汽車產業技術變革和加速升級。
國家發改委也在加大力度推進智能化汽車發展。今年1月,發改委批準建設包括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網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行業9大研究中心,著力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等瓶頸問題。
目前,上海、北京、重慶、長春、武漢五處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已建成或籌建,杭州、深圳等超過16個地區投入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評示范區。
2016年6月,上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封閉測試區一期正式運營,示范區以服務智能汽車、V2X網聯通訊兩大類關鍵技術的測試及演示為目標。截至目前,示范區內的模擬交通場景數量已經增加到了100個。
重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則重點試驗八大領域應用,包括智能駕駛、智慧路網、綠色用車、防盜追蹤、便捷停車、資源共享、大范圍交通誘導和交通狀態智慧管理等。
武漢市今年9月召開智能網聯汽車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武漢市市長周先旺表示,加快建設國家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加快打造世界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2019年9月底前,全面建成開放極限性能測試和智能網聯測試區,向社會發放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智能網聯汽車2022年規模將破千億元。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白皮書(2018年)》顯示,北京將率先建設5G車聯網,到2022年全市智能網聯汽車及關聯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與此同時,國內汽車企業持續加大對智能網聯技術的推進力度。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發布“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宣布將由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轉型為智能出行科技公司。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在2020年將不再生產非互聯網新車,實現新產品100%聯網,累計可達200萬輛。到2025年,長安汽車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L4級智能駕駛產品也將正式上市。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新一輪轉型升級的嚴峻挑戰,發展智能網聯具有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盡管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加速推進,但距離真正成型仍需時日。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在此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汽車智能網聯高峰論壇上指出,智能汽車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自動駕駛等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綜合體,其擁有龐大的相互依存的價值鏈、技術鏈和產業鏈,是我國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和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安慶衡表示,雖然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較快,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技術上已經領先,“全球自動駕駛專利競爭力50強中仍沒有中國企業”。
賣好車聯合創始人CEO李研珠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真正落地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需要有龐大的數據作為支撐,目前我們還需要通過較長一段時間來累積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