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義烏、徐州、東營、昌平
五城市調研報告
在中國650多個城市之林中,廣東惠州、浙江義烏、江蘇徐州、山東東營、北京昌平等城市,以其各自的地域特征、自身的活力和文化特色,成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的首批重點關注城市。我們在參考各城市提供的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各城市的實地調研,與各城市相關單位的座談,結合數據收集、整理和比較分析,以期通過對惠州、義烏、徐州、東營、昌平等這些中國典型地、縣級城市的發展動態分析,了解、掌握我國地、縣級城市的特征、地位、優勢、潛力、經驗和教訓,為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積累第一手研究資料。現將中國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工程2008年度關注的惠州、義烏、徐州、東營、昌平5城市的初步調研報告如下:
徐州
城市概貌
徐州位于江蘇省西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目前,徐州是蘇北最大城市,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個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徐州全市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21平方公里。2006年,徐州市的總人口增加到了93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為321萬元;按照規劃,2020年徐州規劃市區人口300萬人、主城區220萬人。
城市化進程
1、處在全國城市化平均水平上
2000年,徐州市的總人口為896萬,其中非農業人口為231萬元,城市化率為25.78%,比江蘇省城市化率低出6.36個百分點,但與中國的城市化率持平(2000年中國城市化率為26.08%);從2000年到2006年,徐州市城市化率從25.78%,增加到了2006年的34.32%,增長了8.45個百分點,也比中國城市化率高處2個多百分點,但比整個江蘇省的城市化率低10個百分點,其增幅則低出近4個百分點(從2000年到2006年,江蘇省的城市化率增長了12.29個百分點),因此,就整個江蘇省的城市化率而言,徐州處在較低的位置。(相關數據詳細見附表1)。
附表1:2000—2006年徐州與江蘇、全國城市化率之比較
年份 | 徐州城市化率% | 江蘇城市化率% | 中國城市化率% |
2000 | 25.78(* 33.5) | 32.14 | 26.08 |
2006 | 34.32(* 44.8) | 44.43 | 32.53 |
增長 | 8.54(* 11.3) | 12.29 | 6.45 |
注:*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計算的城市化率
2、處在全國地級城市城市化率中游
2006年,在全國284個地級城市中,徐州市以城市化率34.32%位居第119名,未能進入中國城市城市化率百強榜,雖然在中國沿海漫長的區域經濟版圖上,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經濟區一直被稱作“區位高地”、“經濟洼地”,但是近年來,徐州市圍繞“爭做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的目標定位,借助加快建設徐州都市圈和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開發等重大機遇,以實力提升中心城市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不僅使徐州城市競爭力明顯提升,而且徐州城市群悄然崛起于中國東部區域經濟的谷底。
3、城市群在崛起 經濟蘇北第一
經濟實力的壯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使徐州城市綜合競爭力得以快速提高,成為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戰略之城,中國東西部大通道的工業先導區,商貿流通業的繁榮區和區域經濟的增長極,以徐州為中心的城市群正悄然崛起;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徐州城市群有著典型的省際邊緣型單核城市群特征,承擔著領跑淮海經濟區的重任。
2007年徐州市實現GDP1679.56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發展速度創11年來新高,連續兩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均GDP達到19221元,在2006年超過2000美元的基礎上,2007年超過2500美元,達到2631美元(按現行匯率計算),實現四年翻番,居蘇北第1位。
城市動力
近年,徐州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城市規劃體系逐步完善。組織完成了徐州都市圈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重點地區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實現了主城區規劃全覆蓋,城市總體規劃通過國務院審批。六縣(市)總體規劃、鎮村布局規劃、新農村示范村建設整治規劃、300個三類村莊建設規劃及1300個一般村莊的平面布局規劃相繼完成。
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徐州市自身的交通建設更是其城市化發展的一大動力和引擎。目前,徐州全市大交通框架基本形成,五年完成投入121億元,先后建成寧宿徐、京福徐州東繞城和西北繞城等高速公路,形成了“兩縱兩橫一環”的高速公路網絡,通車里程位居全省前列;近千公里的國省干線公路實現提檔升級,7000公里農村公路建成使用,縣鎮村公路基本通達成網;京杭運河徐州段、徐洪河通航條件明顯改善,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國內河港口前列;觀音機場已開通國內航線20條和香港臨時包機,年旅客吞吐量達42萬人次;去年縣城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80多億元,城市化進程顯著加快。
城市瓶頸
經過對徐州的調研,并從徐州的實際情況看,我們認為,徐州城市化發展的主要難點在縣區。2006年,徐州城市化率為34.32%,而六縣(市)平均僅有22%;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徐州城市化水平,需要做大做強徐州中心城市,促進市區、縣城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加大力度建設與生活相關的基礎設施將是徐州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動力;同時,在保持社會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協調好城鄉發展關系,是徐州社會環境競爭力提升的空間所在。
對于徐州未來城市化的發展,我們建議,要充分利用徐州市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的機遇,通過做大做強徐州中心城市,推動新沂、邳州等中小城市建設,擇優發展大廟、碾莊等重點中心鎮,形成以特大城市為核心、中小城市為骨干、重點中心鎮和一般建制鎮為補充的沿東隴海線城鎮密集帶;積極發展沛縣、豐縣、睢寧等其它重點城鎮,壯大城鎮規模,完善服務功能,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形成支撐東隴海產業帶的城鎮網絡。徐州城市群的崛起不光對徐州發展,而且對江蘇全面建設小康的進程,對中國東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產業布局調整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徐州城市群的悄然崛起不僅有利于提升徐州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有利于塑造省際邊緣區域淮海經濟區綜合競爭力。
城市戰略
“十一五”期間,徐州將響應江蘇省“三圈、五軸、四個特大城市”的發展戰略布局,將完善老城區、建設新中心,按照“高標準、現代化、強輻射、生態型”的要求,構筑新城區、老城區、徐州經濟開發區互動發展的“三核”型空間結構,同時強化新沂、邳州、沛縣、豐縣、睢寧5個副中心城市功能,爭取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預期超過50%,城鄉規劃將圍繞保持蘇北領先、淮海經濟區領先、爭做江北“兩個率先”領頭羊的目標定位,以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態布局和人口布局為重點,不斷完善以“五大規劃”為主要內容的城鄉規劃體系,逐步實現“三個全覆蓋”,引導城鄉建設科學健康發展,加快推進城市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努力在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進程中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