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風暴】
1860年至1890年的30年間,美國在西部開墾耕種了9000多萬公頃土地,并接連獲得豐收。進入20世紀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美國在西部地區的肆意開墾依然沒有停止。到了20世紀30年代后,在西部的濫墾濫牧終于導致了1933、1934、1937年3次黑風暴。其中1934年5月12日那場黑風暴尤為嚴重。這一天,一場巨大的風暴席卷了美國東部與加拿大西部的遼闊土地。風暴從美國西部土地破壞最嚴重的干旱地區刮起,狂風卷著黃色的塵土,遮天蔽日,向東部橫掃過去,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的移動塵土帶,當時空氣中含沙量達40噸/立方千米。僅芝加哥在5月12日的沙塵暴積塵就達1200萬噸,平均每個市民4磅。這場風暴持續了3天,掠過了美國2/3的國土面積,3億多噸土壤被刮走,風暴經過之處,水井、溪流干涸,牛羊死亡,人們背井離鄉,一片凄涼。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黑風暴”事件。
【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馬斯河谷是比利時境內馬斯河旁一段長24公里的河谷地段。這一段中部低洼,兩側有百米的高山對峙,使河谷地帶處于狹長的盆地之中。隨著比利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馬斯河谷地區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工業區,建有3個煉油廠、3個金屬冶煉廠、4個玻璃廠和3個煉鋅廠,還有電力、硫酸、化肥廠和石灰窯爐。整個工業區全部處于狹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至15日,整個比利時被大霧籠罩,氣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馬斯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在這種逆溫層和大霧的作用下,馬斯河谷工業區內13個工廠排放的大量煙霧彌漫在河谷上空無法擴散,有害氣體在大氣層中越積越厚,其積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極限。第三天開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幾種有害氣體以及粉塵污染的綜合作用下,河谷工業區有上千人發生呼吸道疾病,癥狀表現為胸疼、咳嗽、流淚、咽痛、聲嘶、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一個星期內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數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許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難,紛紛死去。這就是著名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同時這也是20世紀最早記錄下的大氣污染慘案。 (編輯/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