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7 12:14:09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鄧海建
據8月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今年2月至5月,湖南省委第四巡視組對郴州市及其下轄汝城縣、桂東縣開展了常規巡視,結果發現,汝城縣脫貧攻堅工作不力,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問題突出……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民生問題不解決,傾家蕩產刷面子,結果把自己給“舉報”了——兩人手拉手才能環抱住的銀杏古樹,6株一字排開,挺立在縣委、縣政府大樓坪前;大樓正門對著的廣場上,8根圖騰石柱屹立于中央;僅修建愛蓮廣場就花了4800余萬元……
尚未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哪來的錢“照亮自己的美”?答案其實很清楚。一是舉債。汝城縣2015年至2017年綜合債務率分別為274%、285.74%、336%,逐年攀升。二是騰挪。當地財政幾乎一半的錢都用在了大搞城市開發和建設上,而培植財源、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支出不到6%。民生層面,該縣盧陽鎮還有一些村民家中沒有通電,20多戶村民家中僅靠山泉水發電和點煤油燈照明。
貧困縣的“富廣場”某種角度上將地方圖虛榮式的發展理念,展示給了公眾。
事實上,類似貪大求洋的風習并非一地之殤。2015年央視《焦點訪談》就曾曝光海南國家級貧困縣臨高縣耗資1.3億元建1.7公里長牌坊群。不要問這種奢華作風“誰買單”這樣的傻問題,也不要問如此決策怎能“夢想成真”這樣的笨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在權力失范失序之后,為什么沒有糾錯機制能起作用?
貧困縣的“富廣場”本身就是一封舉報信:既舉報了投入產出上的不合理,亦舉報著政績偏好上的走火入魔。這當中有兩個問題叫人百思難解:第一,眼睛雪亮的群眾一定早就發現了這個赤裸裸的問題,為什么他們的聲音被淹沒了?第二,從內部監督來說,“富廣場”這樣的標志物為何沒能早點引起相關部門和問責機制的警覺?
一切不尋常之處,總潛藏著尋常的是非。脫貧攻堅還有不到3年時間,輸血也好、造血也罷,前提是肌體要健康。貧困縣的“富廣場”等現實提醒相關部門:精準扶貧之時,也要精準鑒別貧困的成因——該幫的幫,該治的治,該懲的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