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
新華網北京5月30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開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對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對形成和發展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管理制度進行了長期探索和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黨和國家不斷就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制定方針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進社會管理改革創新。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建立了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構建了社會管理組織網絡,制定了社會管理基本法律法規,初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社會管理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總體上是適應的。
會議認為,當前,我國既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任務更為艱巨繁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我國社會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既十分緊迫又需要長期努力。
會議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總結推廣我國社會管理成功經驗,借鑒國外社會管理有益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自我完善和發展。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積極推進社會管理理念、體制、機制、制度、方法創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法律、能力建設,完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要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通過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和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維護人民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有效應對社會風險,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環境。
會議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多方參與、共同治理,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統籌兼顧、協商協調,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科學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則,立足基本國情,堅持正確方向,推進改革創新。要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制度建設,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服務管理,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完善信息網絡服務管理,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調查研究,加強政策制定,加強工作部署,加強任務落實,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