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想和大家聊三個問題:一是聊一下城市化在經濟發展當中的作用;二是討論一下中國的城市化,如果說我們的工業化是成功的,那么我們的城市化是扭曲的;三是討論一下我們在“十二五”期間如何能夠正確的推進中國的城市化。
其實在經濟發展中間,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兩個不同方面,如果說工業化是就產業的發展來看的,那么城市化也許是就布局的情況來看的。所以,在經濟增長起飛的過程中間,工業化和城市化應該是一個同時推進的過程,如果說是同時推進的話,那對經濟發展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了。
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為什么說城市化在經濟發展中間非常重要呢?很重要的問題,一個方面因為城市化的過程是資源重新配置、經濟結構提升的過程。咱們想一想,城市化是把在農村的資源配置到城市里面來,而城市不管是從它的經濟生活,還是從各個方面來看,它的效率是高的。所以,你看土地到城市里面,在農業里面,它的價值相對要低,而一旦到城市里面來,咱們可以看到,它的增值幅度就相當大。當然,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業的土地用途和我們進了城市工業的用途,以至于到了商業各個其他方面,到地產業的用途,價值差距是很大的,這一點大家都清楚。
還有,不光是土地,而且勞動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對于中國的發展確實非常重要。咱們這些年城市的發展就是大量的人口進城,而這些人在農村里面是千載的失業人口,很多人沒有事情干,因為一個人就那么一點地,用不了這么多勞動力了;但是由于過去體制上的原因,把這些人都放到農村,所以他在農村是失業的。但是現在可以看,城市發展起來以后,工業發展起來以后,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流入工業,流入沿海地區,一些無用的、閑置的勞動力居然變成了經濟發展很重要的動力。而且,你也可以看到,由于這樣一些過程,咱們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產業的結構、就業的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拿就業來說,現在農村盡管名義上說有多少勞動力,但是實際上進城的人口已經不少了。所以,這是一個促進增長很重要的方面。
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城市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們收入提高的過程。剛才,姚景源講了,說城鄉人口的收入差距是3倍。那你想一想,如果說把進城人口的收入都達到城市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咱們會創造出多大的需求來?經濟發展我看最重要的是需求,如果有需求,你這個企業的產品有市場需求,這個國家有巨大的需求,那么我想沒有這個企業和國家沒有不發展的。因為確實需求可以創造出供給來,供給也可以創造需求。從經濟發展的狀況來看,咱們處在今天的水平,這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所以,城市化的過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的共同過程,而這個過程就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過程。這是我簡單講的第一個問題。
中國的城市化是扭曲的 存在三大失衡
第二個問題,我講中國的工業化是成功的,中國的城市化是扭曲的。為什么這么講?30年,中國的工業化和改革開放前做一個比較,大家就清楚了。我們改革開放以后走的工業化路子,我把它叫做“外援的工業化”,也就是說咱們工業發展需要的資源很大一部分是從國外來的,咱們發展的市場很大一部分也在國外。比如這些年出口占到20%幾,工業的1/4市場在國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情況。為什么外援的工業化能夠成功?大家想,實際上所有的工業化成功的都是外援工業化,老牌的發達國家走的是殖民的路子,從殖民地作為它的銷售市場,作為它原材料的來源,這很清楚了。那么,就是到了6、70年代以后,亞洲的四小龍工業化也是外援工業化,那個時候,借助發達國家進入后工業化騰出來的市場進行的工業轉移,這些國家發展起來了。中國這30年仍然走的是這個路子,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
你再反過來看,為什么我們改革開放前30年工業化不成功?我們就是走在一條內援工業化的路子。而外援工業化成功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它就是利用了規模發展,達到了規模經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利用了國際分工的好處,這兩條是根本的東西。內援規?;蚱撇涣诉@兩個瓶頸,所以你是失敗的。當然,我們工業發展中間也有一些問題,但是總的來說,這個路子是走對的。為什么走對?也是因為我們改革開放前30年的教訓,我們搞了30年,大家搞成了一些工業,建立了所謂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是改革開放以后,在市場的沖擊下,你可以看,站住的還有多少?所以,前30年以至于這30年明白了一個道理——發展是硬道理!所以這30年集中力量來搞發展,而且明白了如何去發展。
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應該同時發展。但是在中國現實的情況來看,工業發展得不錯,城市化雖然速度也不慢,現在達到了47%,前年是46.6%,達到了這么一個水平,確實這些年的速度也不慢;同時城市的面貌確實改善了很大,現在中國的城市確實是相當漂亮。問題在于城市化有幾個失衡的地方,一個很重要的是,咱們的城市化是一個“半拉的城市化”,為什么是半拉的城市化呢?城市化說到底就是把農民變成市民,但是咱們現在的46.6也好、47里面,算下來13億多,大概是6億多。這6億多的城市人口當中包括了兩個部分不是真正的城市人,一個部分是現在進城的1.45億農民工,他們人進了城,在城市里面工作;但是這些人并沒有變成真正的城市居民,他們沒有城市人的地位,也沒有城市人的福利。所以,這些人進城以后,咱們可以看到,出現了一些中國的現象,就是現在大家講的,留守兒童、打工者子弟學校、新的夫妻兩地分居,過去是干部分居,我分居了12年,現在是農民工分居,特殊的春運現象,都是中國特殊的問題,就是因為你是半拉城市化。另外,咱們還有1.4億住在城市的農村人口,也計算在城市人口當中,大家想想2.8億,沒有完成身份的轉變,這是現在城市化一個失衡的地方。
第二個失衡的地方是城市化過程在發展過程中發生了這樣的狀況,城市面積的擴展快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快于城市生活的提升。大概從00年到08年,中國城市建成區的面積以6.7%的速度年平均的速度在增長;而中國的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大概在2.5%左右;而咱們的城市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著計劃經濟時期的一些呆滯、僵化的東西。這個地方給大家舉例子,你可以看看我們的城市生活。最近亞運會非常成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為了開亞運會,廣州說花了2200個億。那么,有一件事情,在亞運會的主會場周圍,凡是槍射程之內的住戶,一律在這個期間要關門走人,但是得把燈亮著。大家想一想,有些人就是圍繞看亞運會才買的房子,但是買了房子結果是不能住,這是一種什么狀況?這種城市生活連自己的財產自己都沒有使用的自由,我想,恐怕不是一個正常的生活,更不是一個正常的城市生活。
大家還可以看到,我們城市發展得很漂亮,工業發展得很快。大家也知道,去年富士康13跳,我沒有去過富士康,據說富士康的廠區還是相當漂亮的。但是為什么這樣一個漂亮的地方不是人生活的地方,把人逼瘋,連著13個從樓上跳下來?剛才姚景源也提到了,說我們世博會的口號“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但是如果是這種狀況的話,我覺得這個城市化是沒有多大必要的。
所以,我覺得我們城市生活提升的速度恐怕還是相當落后的,很多還是計劃經濟的色彩。這是第二個失衡。
第三個失衡,實際上城市化的過程是人口流動和資源流動同時進行的過程;但是,在我們的城市化過程當中,這兩個東西是分裂的。有人口流動,而沒有資源流動,大規模的農民進了城,但是在農村還有一塊承包地,有一塊地在那個地方,那些地是不能流動的,其實一個正常的過程應該是人口的流動和資源的流動同時進行的過程,我進了城,我不愿意在農村呆了,我把地賣了,到城市里面重新買房置地,是這樣一個過程,而咱們不是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中國的城市化你可以看,有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但是你小規模的人口遷移,你是不能遷的。
這樣一個過程,大家可以看到,雖然說中國今天的城市面貌大變,但是它是建立在農村落后和凋敝的基礎之上的?;剡^頭來說,同現在的土地制度有關,是建立在農民血淚基礎之上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所以,如果說我們30年明白了發展是硬道理,走對了工業化的道路;但是,我們沒有明白另外一個硬道理,其實平等、公平也是硬道理!我們城市化的進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用一個歧視的辦法來推進的。所以,沒有明白平等也是硬道理,使得我們今天的城市化出現了扭曲。
為什么是這個樣子呢?其實道理也并不難,就在于工業化有了前30年的失敗教訓,而且工業化主要是一個生產力的發展問題,明白了規模經濟的道理,明白了外援工業化的路子,咱們這些年是這么走過來的。但是,城市化卻涉及到很多生產關系的調整問題,涉及到農村和城市、工人和農民、農業和工業、其他產業的發展,涉及到這樣一系列的利益調整。所以,你也可以看到,為什么我們發展了這么些年,城市化發展那么快,為什么我們的服務業比例還那么低,只有40%多一點?道理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城市化路子是有問題的,是需要調整的。
下面,我講第三個問題,“十二五”期間,我們如何來推進這個事情?
中國的城市化該如何發展
“十二五”規劃,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講得很清楚,““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的一個關鍵時期,是我們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边@樣的說法我覺得是相當正確的。只要我們按照這樣一個思想去做,我想調整我們的經濟結構、轉變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城市化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這個解決概括起來是兩頭的問題,因為城市化的過程總是有一個把農民變成市民的過程,所以各國的城市化率也都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來描述。
所以,對中國的現實來說,一頭是要解決農民進城的落地問題,這頭的問題恐怕有很多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大家都在講的戶籍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恐怕是這些進城人口如何能夠讓他在城市里面落下來,那么你就需要解決就業,需要解決他的住房,需要解決他的社會保障。就業問題能不能解決?中國這么多人口,我覺得是能解決的。我們現在有些解決的辦法不見的是對的。你想想,如果我們讓政府去解決就業,像去年一樣,你弄20萬大學生去參軍,再弄上多少村官,能解決多少問題?恐怕還需要放開,讓大家去想辦法,那就需要民營經濟的發展。其實,咱們做一些調整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可以想到了。
我們現在的中小學一個班5、60,甚至還有更多,大班哄,課堂上解決不了,就給課外的輔導找了一個更大的市場。現在這樣的狀況把孩子弄得疲于奔命,為什么不可以劃班,把每一個班劃得不超過20個人,課堂上老師就能解決問題,那對課外的輔導就是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但是,你可以想想,它可以解決多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現在咱們有多少中小學的教師,你可以考慮考慮這樣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教育部不這樣,有的地方人少了,他還合校,所以,教育改革從這兒做起,既解決就業問題,又解決教育本身的問題。
還有,城市的服務業,你看中國現在的老年人口已經是12.5%了,進入老年。咱們的老年產業發展是相當落后的,老年的服務是相當落后的。你想想,為多少進城的人口可以提供他的就業?
再看住房,和咱們地產業有關?,F在的住房政策我覺得是有問題的。咱們現在不管是廉租房,還是保障性住房,政府考慮的只是城市的貧困人口,城市的無房人口,而并沒有把進城的1.45億農民工包括在內,也沒有把那些北漂人包括在內。你可以看到,這給需求方面就減少了一大塊。再從供給的方面來看,我們的政策也不對,咱們現在國有的房地產企業在干什么呢?也在二級市場上炒地皮、炒房價。既然國有企業應該承擔政府的職能,為什么不讓這些國有的房地產業去做保障性住房的事情?所以,從供給方面,我覺得我們的政策也不對。如果我們能把這個從需求和供給方面都做出調整,我想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大家說,現在的土地問題很緊張,那么,經過這些年的擴展,城市的土地已經沒有了,城市需要擴展,怎么解決它的土地問題?現在所謂的那些規劃,大家不過還是跑到國土資源部要指標,因為你規劃有了,沒有計劃指標還是不能用的。那么,你按什么給他計劃指標?有沒有標準?沒有。其實這個問題就提供了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標準,就是按你真正進城落戶的農村人口來給你用地指標,進一個人就給你相應的土地,不管是按現在城市人均占地面積來給也好,還是按全國平均水平來給也好,它確實是一個標準。有了標準,而且把城市化聯系起來,我想,這個問題就能解決。現在這個東西是爛的,打破頭的,沒有標準的,是誰的公關能力強,誰拿到的多。那么,它造成了一大堆的問題,就是咱們可以看到的,國土部門腐敗,倒下去一個一個的那些官員。
另一頭,你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讓農村的人口出來的時候沒有后顧之憂,能夠很好的出來,解決那塊出來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因為土地的問題,其實咱們很多政策,我覺得如果不從長遠來看,有些政策是短視的,比如說取消農業稅,有沒有好的作用呢?有好的作用;但是現在你也可以看到它的負面作用也出來了。那么現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咱們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成都、重慶搞地票,搞土地的指標交易,可不可以搞呢?我覺得是可以的,動總比不動好,咱們過去一律不準交易、不準動,這是不行的,資源就死在那個地方了,而我現在動了,好!但是怎么動,是可以講究的。指標交易是中國在改革中間的一個創造,本來這個東西是一個不合法的東西,但它確實解決了我們的問題。大家想一想,1994年,我們外匯并軌就是指標交易,有外匯的、沒有外匯的到外匯交易中心去搞一個外匯指標,交易了,出了門,黑市價格補齊,最后使得匯率并軌,解決了問題;煙草的指標交易也是這樣,有煙草生產能力的和沒有生產能力的都有指標,這個交易實際上是政府稅收交易,我把指標給你,你給我一些稅收,這個發改委和煙草總局也解決了這個問題,很好的事情。
但是現在土地的指標交易卻是一個用政府的交易而完成的市場交易,為什么呢?大家仔細想,有指標的是遠郊的農民,因為遠郊把宅基地讓農民上樓,把宅基地復墾,變成建設用地指標騰出來。那么,誰需要這個建設用地指標呢?實際上是郊區的農民,因為城市要擴展,占的是郊區的土地,郊區的土地原來是農地,現在要變成建設用地,他需要的指標?,F在咱們的操作是遠郊的農民把指標賣給政府,政府再賣給開發商,開發商再來去占地,轉了這么一大圈,而農民根本不能參與這個交易。那么,不能參與這個交易,大部分的利益就被政府占去了,土地出讓金,去年是1萬5千億,今年是2萬7千億,大家可以看看結果,就是這么來的。成都的指標交易,去年的價格是每畝8萬元。
所以,我覺得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讓它交易公開,讓交易的主體能夠參與進來,把它公開化、透明化。實際上真正城市化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口流動、資源流動進行的過程,我們如果能夠這樣做,讓資源能夠交易,那么這個問題都好解決。所以,我倒覺得,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改變我們現在這樣一些城市化中間的政策,我想很多問題都能夠解決。當然問題具體操作起來是復雜的,三部分農民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你要分開來考慮,一是進城的農民工;二是郊區的農民;三是遠郊的農民,他們對土地的態度也都不一樣,你就得根據這個東西來解決,你能如何提高土地的比較收益,讓農民自己去保護耕地,而不是現在溫家寶要保護耕地,農民不保護、地方政府不保護,他是保護不了的,利益不享用,只有利益享用的政策才有可能自動的實施,而利益不享用的政策是永遠實施不了的。所以,如果按照這個道理來解決的話,我想中國的問題不難解決,中國的問題也會很快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