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7 12:31:33
來源:東方網 作者:陳海榮
杭州的公共自行車——“小紅車”也能實現電子樁停車了,同時,1小時內騎行免費政策繼續……記者了解到,共享單車未出現時杭州公共自行車的平均日租量約為31.5萬人次,2016年底到2017年之間,“小紅車”的日租用量確實受到了一些影響,但現在每天的日租量達32萬人次,明顯出現客戶回歸趨勢。(4月26日澎湃新聞)
作為一項政府惠民的公益性工程,近幾年來,不少地方的公共自行車發展,似乎顯得有點落寞甚至衰敗了。且不說共享單車的風起云涌,不可避免地蠶食了大塊的“客源蛋糕”,尤值嘆息的是,一些外包合作運營的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由于漸漸入不敷出,逐步難以為繼,只得半途夭折退出停運。坊間也隨之起議,市場能解決的,還是不必依靠行政之力再去勉力維持了。
城市公共自行車既為公益性的民生工程,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卻是門庭冷落當然不行,而動輒虎頭蛇尾半途而廢權當“交了學費”,我看則更是不該。的確,市場化的共享單車,有其滿足消費體驗和吸引特定群體的強大粘性,但“公益”打頭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同樣不乏助推深耕細作的區別優勢。否則的話,運營已達10年之久的杭州“小紅車”,在其稍遇發展阻礙之后,又何來“客戶回歸”的可喜態勢?
杭州公共自行車的“客戶回歸”,顯然也是揚長避短、不斷努力的結果。杭州作為中國唯一被評為“全球8個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的城市之一”,并沒悠哉游哉地“吃老本”,如今更是推出了做優做強的10大便民、惠民舉措:包括實施“實體樁+電子樁”兩樁融合;用叮嗒出行APP掃碼租車;推出可在狹窄路面有效還車的側斜式鎖止器;調整計價,首小時騎行免費,單日5元封頂;推出會員制服務,6元包月,12元包季等。這些創新改變與升級體驗,豈會不博得客戶“芳心”?
比較而言,時下有些地方出現的公共自行車“退潮”頹勢,與其說是共享單車的“逼”得太兇太狠,倒不如講是管理服務的不思長進。比如,在公共自行車運營幾年之后,由于管制系統的陳舊老化等原因,系統崩潰、車輛損壞等問題接踵而來,市民“著急”已久卻未見切實解決,當然要“用腳投票”另覓它車了。但杭州“小紅車”的回答是,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其發現了服務中的短板,某些先進理念和技術也給了有益提示,從而促使公共自行車去緩解短板,并為行業的現狀做出解決方案。
對于公共自行車的“客戶回歸”,除了“杭州樣本”,人們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其他亮點。一則,公益性與市場化的相融相伴,本來就是實現社會服務多樣化的應有之義;再者,“以己之長”加上“學人之優”,公共自行車也更具立于不敗之地的發展底氣。打個比方說,要是自己身邊的公共自行車也像杭州那樣,做到了也能實現電子樁停車,并且兼具1小時內騎行免費等的“公益優勢”,相信很多人是會青睞有加,乃至紛紛“回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