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3 13:28:12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李思輝
從廣東醫生發文批評“鴻毛藥酒”,被內蒙古涼城縣便衣警察跨省逮捕,到央視記者調查山西三維集團的污染問題,被村干部阻撓,被環保局官員搪塞,再到江蘇灌云縣多家化工企業瘋狂排污,媒體多次曝光也沒用。把近些天發生的這些新聞事件聯系起來看,會發現一個共性問題: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納稅大戶”的態度,依然曖昧。
企業是最具活力的經濟組成單元,起支柱作用的“納稅大戶”更是一個地方解決就業、搞活經濟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愛護企業,大力引進企業,用心服務企業,為企業營造優渥的發展環境,職責所在、理所應當。但是,這種愛護也須有禮有節有戒,把握好分寸,不能不講原則、沒有底線,否則就會變成一種不顧一切的偏袒,異化成一種“勾肩搭背”乃至“穿一條褲子”的非正常關系。
以往在一些地方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一些領導干部一味沖著GDP增速、沖著財政資金增長看,把“納稅大戶”當作財神爺。不僅在土地征用過程中進行“幫助”,在政策扶持上也是不遺余力。
為支持“納稅大戶”,一些地方騰挪巨額資金重獎企業,個別地方還制定土政策,給他們的子女中考加20分……在這樣的政商關系中,承擔監督職責的政府部門逐漸矮化,有意無意充當了“納稅大戶”的“保護傘”,對企業各類合法或不合法的行為都予以支持。
阻撓記者采訪,包庇企業排污,甚至像此次鴻茅藥酒事件中,公權力介入,不惜跨省追捕。問題是,以不講原則、不顧底線地袒護“納稅大戶”,卻極可能讓老百姓深受其害、痛苦不堪。當眼里只有“納稅大戶”、GDP、稅收等字眼時,老百姓的心聲就難以被聽見。對這樣的行為、這樣的思維、這樣的政商關系,必須堅決反對、有力剎住。構建起新型政商關系,確保政商交往既“親”又“清”,既不能楚河漢界,不相往來,“清而不親”;也不能勾肩搭背,“親而不清”。
現在,很多落后產業和企業紛紛試圖向中西部、向農村轉移,各地尤須恪守法律和制度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味趨奉,有求必應,看起來關系瓷實,實際上只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相互利用關系;相反,堅持原則,切實監督、敢于拒絕,才能實現優勝劣汰,倒逼企業守法走正道,實現長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