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城市雙修和農村雙改“施工圖”出爐,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0%
建20個市級特色小鎮呈現“湖湘味道”
到2020年
城市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
建成公交專用道200公里、自行車道660公里
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平方米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2%
建成10000戶以上具有湖湘風貌特色的農民新房
到2020年,長沙將建成公交專用道200公里、自行車道660公里,建成20個左右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市級特色小(城)鎮……記者從昨日開班的長沙市新型城鎮化干部專題培訓班上獲悉,《長沙市城市雙修和農村雙改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正式印發,2018年至2020年,長沙將進一步開展城市雙修(包括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農村雙改(包括農村房屋改造、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實施22項重點工程,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城市雙修
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12平方米
在城市雙修方面,《方案》明確,2018年至2020年,長沙將重點開展十大重點工程,使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城市功能基本完善,生態空間得到有效保護與修復,景觀風貌顯著改觀,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城市發展方式基本實現由速度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轉變。
十大重點工程分別是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城市垃圾治理工程、道路暢通工程、違法建筑拆除工程、歷史文化保護工程、城市環境綠化亮化凈化工程、城市公共空間提質工程、廢棄地再利用工程、山體修復工程、“數字城管”工程。
根據《方案》,到2020年,長沙將實現城市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8%,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率90%以上;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200公里,建成公交專用道200公里、自行車道660公里,新增城市BRT65公里,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45%;城市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7%和12平方米。
農村雙改
建成20個左右市級特色小(城)鎮
在農村雙改方面,《方案》明確,2018年至2020年,長沙將重點開展12個重點工程,規范農村建房秩序,改造現有存量危房,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率明顯提高,建立特色小(城)鎮和傳統村落合理發展機制,村內道路通行條件明顯改善,村容村貌顯著提升,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這12個重點工程分別是規劃引導工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村鎮黑臭水體整治工程、農村廁所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工程、湖湘農民新居工程、特色小(城)鎮培育工程、傳統文化保護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四化一提升”工程、集鎮和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工程、農村建筑工匠培育工程。
到2020年,長沙將實現全市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所有鄉鎮、90%的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7.2%,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0%,補齊農村群眾品質生活短板;建成10000戶以上具有湖湘風貌特色的農民新房,重點建成20個左右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市級特色小(城)鎮。
新型城鎮化
到2020年長沙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0%
記者了解到,此次長沙市新型城鎮化干部專題培訓班為期三天,由長沙市新型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與中南大學商學院共同舉辦,國家、省、市新型城鎮化課題相關的專家現場授課。
“城市雙修、農村雙改工作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底,長沙被列為首批國家級新型城鎮化試點省會城市。2015年,由市政府辦公廳等30多個單位組成了市新型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的組織保障。4年來,工作小組在試點工作中積極探索,長沙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不斷健全。
為扎實有效推進長沙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2016年5月,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長沙市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通過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等五個方面的試點工作,實現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