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看似矛盾的問題 中國宏觀經濟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就是過去兩年用超強的刺激政策拉動經濟增長速度回升以后所面臨的兩個主要問題。
第一,長期存在的過度儲蓄和消費不足這種不平衡的情況繼續存在。保持GDP的持續平穩增長,缺乏內在的動力,就是最終需求不足。
第二,過去多年,特別是過去兩年存在的貨幣超發和流動性泛濫。貨幣超發經過一段時間的滯后期以后,后續效應現在開始顯現。首先是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股票價格居高不下,接著發生的就是從去年開始顯現的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溫和的通脹水平,通貨膨脹壓力增強。
問題在于這兩個看起來互相矛盾的問題,它是來自同一個原因,即我們長時期以來采取一種用投資來驅動GDP高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造成了投資率回報的不斷下降和消費率的持續下降。而由于內需不足,就采用了東亞國家和地區通常用的辦法:用進出口順差去彌補國內需求的不足,使得貨幣政策變得非常被動,被動地采取了一種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面對這個情況,我們的對策之一就是采取穩健、靈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維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當然,這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因為長時期的貨幣超發,我們的廣義貨幣對GDP的比率是180%,這在世界其他國家是少見的,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所以就需要緊縮。但是因為現在投資的規模已經很大了,緊縮力度如果不足,那么就不能夠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如果緊縮的力度過強,它又會造成市場的崩潰或者其他的很大問題。當然,對此我們也要有信心,要相信有關部門有足夠的能力來應付這個局面,采取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但我們要認識到:這種穩定是短期的,它依靠的是短期政策,長期還是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發展問題上,用現在通行的語言說,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實現轉型的根本動力在于改革 今年是中國實施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第一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剛剛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對于“十二五”時期的主線做了規定。由于加快經濟增長模式的轉換已經刻不容緩,所以規劃綱要再次強調,“十二五”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規定。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府已經提出了30年左右,正式列入五年計劃或五年規劃也已經15年了,但實施的結果并不如人意。問題在哪里呢?看來問題在我們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機制上。在討論上一個五年規劃的時候,多數經濟學家已經指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有體制性的障礙,這個體制性的障礙主要的問題在于政府保持了過大的資源控制的能力、資源配置的權力,而且政府以GDP增長作為政績的主要標準。此外,還有我們的財政稅收體系和要素價格方面的改革也有待推進。在執行
“十一五”規劃過程中,人們又發現,雖然30年來中國人的技術創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這些技術創新的產業化步履維艱,關鍵是缺乏有利于創新和創業的經濟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等等。
最近,我們在執行轉型政策的過程中又發現了,用舊體制去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比如,在政府的主持之下,技術升級也好,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好,會造成投資效率降低,甚至可能造成類似過去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大躍進”這樣的問題。
正如“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的:要“堅持把
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改革。目前在財稅體制,金融市場形成,法治國家的建設,教育、科研體制等方面都積累了大量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前幾個五年計劃和五年規劃的經驗,這些改革都勢必會遇到種種既得利益等方面的阻力。這些障礙能不能得到克服,是決定轉型成敗的關鍵。按照規劃綱要的要求,所有的這些改革都需要有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而不是一些零碎的、個別的政策調整。所以,按照規劃綱要的要求,能否實現各個領域、全面的改革,這是我們能不能解決當前問題,能不能成功應對挑戰的關鍵。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