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4 17:29:0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連海平
兩會期間,科技部部長萬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創新最重要的是以人民為中心,要考慮到在新時代人們最期望的是什么。
“科技以人為本”曾是某品牌手機的廣告詞,如今,這個手機品牌已煙消云散,但這句廣告詞還是說到了點子上,相當有價值。說到科技,普羅大眾總有濃濃的疏離感、陌生感,以為都很高大上,離自己很遠。什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什么航天飛機、FAST射電望遠鏡、蛟龍號,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器”,其實不然。
以移動支付為例,全國已有數百個城市入駐某移動支付平臺的“城市服務”,實現了繳納水電燃氣費、繳納交通違法罰款、刷手機乘公交地鐵、在線辦理預約掛號等公共服務的移動支付,足不出戶就可完成以前要到窗口排隊辦理的事務,這算不算“科技以人為本”?再以地圖APP為例,從前開車最怕不認路,停車問路費時費工,還容易耽誤事,如今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地圖導航足以將你精準地帶到目的地。這種科技“獲得感”是不是很炫?
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創新,給人們更多的便利與快捷,為人們節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從而提高人民生活的效率與質量。譬如,如今出國旅游,再也不用像從前一樣去銀行換外幣了。與此同時,科技創新將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和公共福利。如“互聯網+”讓社會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價值。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國富民強的基礎。因此,我們要站在“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的高度來定位、規劃、發展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一個宏闊深邃的議題,是一項事關長遠的系統工程。宏觀上,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理順科技創新機制、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保護知識產權等,每一個議題都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精心求證、經營。其中,科技成果轉化就必須解決存在已久的“孤島現象”——由于高校與企業、科研與生產之間對接不暢,導致高校許多科研成果走不出實驗室,轉化不了生產力,實在是一種資源浪費。微觀上,科研課題申請、科研經費使用、科技人才待遇等,也都存在不少亟須解決的問題。
科技創新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讓國家有更大發展動力,科技工作者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追求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