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2 09:56:06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仲鳴
黑作坊生產,“生產間”內污水橫流,沒有消毒等安全措施,經劣質硅油浸泡的安全套,在布滿油污的覆膜機添加外包裝后,就搖身一變成了“杜蕾斯”“岡本”等知名品牌產品;跨省制售,成本幾角錢,售賣數十元;非但可能無法起到避孕作用,還易引發嚴重的婦科病……日前新華社曝光的跨多省制售假名牌安全套窩案,引發廣泛關注。
無獨有偶,就在這兩天,“假茅臺”和“假鞋”問題也被媒體聚焦:據報道,在因茅臺酒聞名全國的貴州省仁懷市,雖然去年初假茅臺產業鏈已被披露,當地也多次發文打擊,但假茅臺酒制假售假的“大生意”并未銷聲匿跡,這些假茅臺散酒勾兌、以假亂真,防偽標志、紅絲帶、外包裝一應俱全,還動輒標著“內供酒”“特供酒”,只不過是從公開售賣轉向了隱蔽交易。
還有,在福建省莆田市,近年來工商查處、媒體曝光不斷,但假鞋產業仍在夾縫中生存了下來:假鞋銷售聚集點安福電商城附近,白天店鋪鎖閉,夜里則燈火通明,在這里百元可買“名牌鞋”,多種假鞋任選;售假商家更加隱蔽,并逐漸遷離安福分散到莆田各地;大街上不再有拉客者公然兜售假鞋,而是小心地詢問;快遞可“異地上線”,只是不直接掛出牌子……
在“天下少假”成為靶向治理目標的背景下,這些假貨制售鏈條的猖獗,顯然該引發全社會對假貨問題的重視。
打假成了公共治理的“箭頭”所指并非首次,假貨本就是社會毒瘤,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惡化了商業環境,消解著社會信用,特別是在制假售假呈現出產業化、隱蔽化特征的背景下,它為禍尤烈。正因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系統先后發起“打假行動”“網上打假行動”“云端2017”等專項行動,破獲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3.57萬起,涉案總價值逾930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14.9萬名。
而與加強產權保護和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節奏呼應、將打擊矛頭對準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春雷行動”,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打假行動。它既注重打擊的廣度——瞄準的不只是假貨產業鏈,更是假貨產業帶;也注重治理的深度,無論是端掉假名牌安全套的多處窩點,還是帶動地方多次發文嚴厲打擊本地制售假行為,都旨在對各地屢打不絕的假貨問題線下源頭進行深挖打擊。
是毒瘤就得剜除,哪怕得承受刮骨之痛。假貨問題亦如是,對其強力圍剿與清掃,本質上也是“清毒”,就算有陣痛,也不可不清。也只有以零容忍態度圍剿假貨產業帶,方能避免假貨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損害多方權益,增強公眾在假貨治理上的獲得感。
到頭來,對假貨產業帶的圍剿,增進的不僅是社會對“天下少假”的穩定預期,還會促進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造”的轉型,進而助推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也助力中國新經濟的發展。
說助推產業轉型,是因為假貨猖獗往往與低層次生產同頻共振。線下假貨盛行,歸根結底還是實體經濟“抱恙”,說明以山寨為主要特征的商品形態在局地乃至國內很多地方都廣泛存在。而瞄準利基市場,以消費空間的“長尾”為手段實現利潤積累,正是粗放式生產階段的典型特征。當下的產業轉型,就是要盡快轉變以往的代工式生產模式,告別在低層次生產里打轉的局面,進而實現產品供給基本面上“良幣對劣幣的碾壓”。
清除制假源頭、售假樞紐,需要將其納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野下:一方面,在發展新經濟和服務型制造業的同時,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權制度完善的結合,以供給端搭車“互聯網+”的產品服務升級,以品質打造品牌而不是用劣質的模仿抄襲品牌;另一方面,要用對假貨問題的從嚴治理,去倒逼產業升級。
而且圍剿假貨產業帶,也能讓新經濟發展免受假貨的禍禍。特別是借力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打假,更能彰顯出新經濟發展依托的互聯網對打假的助益。
總之,對假貨產業帶就該秉持高壓態勢堅決鏟除。“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公共治理也是這樣,也只有對潔癖式打假的念念不忘,才能換得“天下少假”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