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11 21:01:41
來源:東方網 作者:汪昌蓮
近日,經浙江省農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定,像養羊專家項繼忠這樣的新型職業農民共43人分別獲評高級農藝師、高級畜牧師、高級獸醫師和高級工程師。同時,杭州市也評審通過了6位新型職業農民獲評高級職稱。據悉,這是浙江省首次把面向事業單位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價體系適用于新型職業農民。(2月10日《光明日報》)
眾所周知,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包括生產型職業農民、服務型職業農民、經營型職業農民三種。此前據媒體報道,近兩年來,陜西已有266人獲得“高級職業農民”稱號;這次,浙江又有43位職業農民被上高級職稱,表明農民不僅是個“新職業”,而且是個“好職稱”。特別是,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1400萬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新型職業農民,將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領頭雁。
必須正視的是,我國雖然是個農業大國,但農業人口卻在急劇減少,由曾經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變成了如今少于城鎮人口。特別是,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打工,勞動力“青黃不接”、農業“后繼無人”的情況,在各地相當普遍,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因此,鼓勵和支持年輕農民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是當前和今后做好“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
基于此,2014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意見,提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僅首次提出了“新型職業農民”的角色定位,使農民由過去的“身份化”,向現在的“職業化”轉型,而且為今后農民的職業化道路及現代化農業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梢灶A料,當農民成為一種職業,新的理念、經營知識等,將會培育和造就數以億計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事實上,農民職業化,直接對應的是職業的美譽度、優越性和感召力,這一方面要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一方面也需要社會各方的認同和接納。因此,我們在構建和完善農民職業化相應制度設計的同時,應堅持不懈地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擴大投資和消費都要把重點放在農村;特別是,要更加注重提供充分的就業、醫療、養老等保障,解除新型職業農民后顧之憂,感召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成為推進鄉村振興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