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擠占近郊菜地
“目前農場有300多畝菜地,不過隨著廉租房項目的開工,幾年后農場可能會搬遷到離市區更遠的地方,農場用地也可能減少到200畝左右。”日前,上海某區一位農場場長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當前,上海的城市建設步伐大大加快,地鐵都已經通到這里了。”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上海其他區縣也同樣面臨城市化發展過快的情況。以閔行區為例,1993年,該區城市化率不到30%,全區有29萬畝耕地,28萬農副業從業人員。而10年后的2003年,閔行區的城市化率達到82%,耕地面積只剩下不到10萬畝,農副業從業人員銳減90%以上,不到2.5萬人。今年,閔行區“十二五”規劃提到,該區的城市化率將達到95%以上。
作為全國十大杰出村官,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黨委書記吳恩福有些無奈地說:“這個地方原來是遠郊,后來變成近郊,現在只能稱為城郊了,這里的土地早晚變成城市用地。”
記者在調查中獲悉,由于地方調整產業結構,九星村原來種植蔬菜的農民,現在紛紛搞起了鄉鎮企業,有襯衫加工、長毛絨玩具制造、電線電纜、塑料制品生產等。原先服務于“菜籃子”的人,現在成了需要“菜籃子”服務的人。
“原來,城市近郊是菜地,為城市供菜,遠郊是糧田,為城市供糧,現在這些規劃都打亂了。種植地越遠,蔬菜從菜地到市場的中間環節就越多,菜價自然會受影響。”上海虹聯農貿市場場長李功慶向記者表示,“我們這里原先是露天菜場,后來改制進了室內,但是由于開發商資金等問題,原先要做菜場的一些街面攤位,現在租給了超市、房產中介等公司。這樣一來,菜場面積減小了,同時運營成本卻在不斷上升。”
李功慶坦言,目前上海市民的菜籃子里30%、40%是本地菜,而60%、70%是客菜(即外地菜),而本地菜中又以綠葉菜為主,“事實上,綠葉菜有種植周期快、時令性強、難以存儲等特點,因此大量蔬菜爛在田頭就不足為奇了”。
據了解,前段時間,為了平抑菜價,虹聯農貿市場每天都得對運營成本進行補貼,與此同時,還采取了與上海金盛農村聯合對接等措施,減少中間環節。有專家甚至表示,以前是“農村包圍城市”,現在成了“城市包圍農村”。
流通成本“火上澆油”
有業內專家提出,國家在對各個地區蔬菜生產的統籌規劃上,只作了定量規定,而沒有根據地區、氣候、蔬菜特點等因素進一步規劃,這也是造成蔬菜供給波動較大的一個原因。
記者拿到的一份上海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簽訂的《確保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責任書》上,明確了上海種植蔬菜面積為50萬畝,其中,綠葉菜種植面積為17.5萬畝,并要求綠葉菜上市數量日均不低于3000噸。這些數據被落實到各個區(縣),以此來保障蔬菜的生產供應。
對此,有專家表示:“國家的統籌規劃機制往往只落實到‘量’,但是在保證‘量’的情況下,對于各季蔬菜、各地蔬菜上市的時間和供給量上的規劃卻沒有具體安排。”
“如果政府能夠對各個種植青菜的農場進行播種、上市時間和量的規劃指導,就可避免某種蔬菜大批供應后又出現嚴重短缺的現象。”李功慶向記者表示,“比如,這幾天青菜批發價格高達2.5元/斤,而此前只要1.5元/斤左右,如果政府能采取分批制上市的措施,就能避免因為價格不平衡而引起的菜價波動。”
此外,上述專家表示,除了需要在蔬菜種植生產規劃上更加細致外,“農超對接”、“農市對接”等方面也需要完善。上海金盛農場場長蔣鵬告訴記者,原先農場也遇到過大批蔬菜爛在田里的情況,因為沒人來買,因此他想到了“農校對接”(為學校食堂供菜)、“農工對接”(為企事業工廠供菜)、“農貿對接”(為果蔬加工廠供菜)等形式的目標對接。“但是,為工廠、學校等單位供應蔬菜的往往都是中間商,中間環節的成本實在太高,目前為止,也只有1/3約100畝地的菜找到了‘目標’。”
“雖然目前上海的幾個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已經與全國各地的農場對接,但這種‘對接’多數還是有中間商的身影在里面。”一位熟悉蔬菜批發市場的人士同樣表示,“由于大型批發市場設置了起訂量,很多來自市區菜場的購買量較少的采購人員,不得不向三手甚至四手中間商批發蔬菜。”
“批發市場原本是減少蔬菜流通環節的重要場所,但是由于一些規范存在漏洞,反而成了增加流通環節的推手。”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