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迎來大范圍降雪。雖然氣溫驟降,但很多人還是沉浸在2018年第一場雪的興奮里,曬照片,拼雪景。只是,對一些人來說,這場雪來得過于苦澀。
1月4日上午,安徽合肥6個公交站臺被積雪壓塌,導致多人受傷,其中一名傷者已經死亡。而在湖北安陸市,大雪則壓垮了一個菜場,約700平方米的菜市場基本被壓塌,現場一片狼藉,正在買菜賣菜的數十名民眾被壓在柜臺之間的縫隙里,好在當地消防、公安民警反應迅速,接警后,趕到現場將13名被困人員救出。
應當說,這場降雪,確實來得有點猛烈,尤其對于一些平時缺乏應對降雪經驗的南方城市來說,更是有點猝不及防。據中國天氣網的信息,河南、湖北、安徽多地的降雪量都打破了紀錄,是1951年有記錄以來同期極值。換句話說,當地60多歲的老人可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雪。一些省會級城市,比如湖北武漢,出現了21世紀以來1月最強降水,合肥、南京的降水量,則分別位居1月同期第二和第三位,同樣相當罕見。
不過困難不是應對不力的借口。尤其像合肥這樣的北方城市,應對大雪天氣的經驗還是比較充足的。實際上,3日17時30分,安徽就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III級應急響應;而3日20時40分更將暴雪預警信號由藍色提升為橙色。1月4日上午,合肥市長凌云也召開了冰雪災害應急三級響應部署會,并指出,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臨一線,親自指揮,現場查看解決問題,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由此可見,大雪猝臨,當地政府相關的應急響應和部署,也不能說不及時,不能說不夠重視。
不過無法回避的現實是,在合肥這樣的省會,依然還是發生了意外:不斷加碼的預警,并沒有阻止6個公交站臺坍塌,并導致多人受傷和一人死亡這樣的悲劇。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坍塌的幾個站臺,是合肥BRT公交站,相比于普通站臺,其造價更高,施工質量也有更高要求。而且,這些公交站臺才剛剛建成一年。據悉,在這些公交站臺2016年5月開標施工后,建設單位曾因施工進度緩慢,被主管部門以管理不到位處罰,并予以通報批評。通報提到,“后續加快施工進度,又好又快完成剩余工程量。”就眼下來看,建設單位是否按照通報要求“又好又快完成剩余工程量”,要打一個問號。
一條線路上的6個公交站臺倒塌,難逃豆腐渣工程的質疑,恐怕也不能輕易斷定為個案。有關部門有必要查明原因,給公眾一個交代,并及時查漏,以免再次發生不幸。如果有失職瀆職行為,也要對相關責任人依法追責,不可姑息。
同樣的期待,其實也適用于湖北安陸垮塌的菜場。當地部門災后救助的速度和力度值得點贊,但公共設施為何如此“脆弱”,卻需要繼續查明原因。
一場大雪之后,暴露出一些城市的公共設施確實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其中的警示意義在于,面對極端災害天氣,再快的反應速度和再有力的即時應對,都不如平時將工作做到位,排查出安全隱患并及時清理,尤其需保證公共設施的質量和安全。否則,大雪這樣的極端天氣的到來,就是安全隱患暴露之時。
不要讓大雪成為城市公共設施安全隱患的試紙,如果平時對各種公共設施的質量把控到位,對各種安全隱患排查到位,相信再大的雪也不至于造成上述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