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紅”與“惡俗”、“無下限”及“low”等字眼結下了不解之緣,各色各樣的直播平臺的出現更推波助瀾了所謂的“網紅經濟”。
個人的表現渴望沖動、一夜成名的幻想、利益的驅動使得不擇手段的“炒作”愈演愈烈、甚囂塵上。而一些農村“網紅”尤為如此。當前,許多農村題材的直播視頻,內容低俗,充斥著自虐、低俗黃段子及各種怪異行為,早已聲名狼藉。
然而,最近很多“農村網紅”已經不是這樣。前兩天有位獨臂青年直播自己在工地推車、還有一位女子直播打工搬水泥,另外,有位青年直播自己生活中的掃地、做飯、喂豬、插秧、打魚,還有捉黃鱔。
與那些低俗、自虐的農村題材小視頻不同,這是“農村生活的日常”,雖然沒有太多勁爆的內容和一下子暴漲的人群,但依然收獲了很多粉絲和打賞。
為什么人們會對鄉村的日常生活感興趣?
因為這不是“鄉村愛情故事”電視劇里的鄉村,這是真實的農村生活;對于很多沒在鄉下生活過、分不清五谷雜糧的人來說,他們想了解這樣的質樸生活,而不是被美化或被標簽化的農村。對于很多關心農民成長、農村發展的人來說,這是最本真的一手資料,他們可以遠距離就能大致清楚農村的基本現狀,而不是霧里看花、無的放矢地說話。對于很多同在農村的用戶,他們由此看到了自己的映象。
在這里,有老一輩的固執與保守,有新一代的逃離和新生,有農村慢慢地空心化。而這些絕不是通過那些惡俗的視頻所能展現出來的。
農村“網紅”不是“直播”鄉村的野蠻、粗俗和落后,不是只有農民的社會搖、鬼舞步、輟學后的花式搬磚,也不是喊麥、“土嗨”和酒桌上的“吹”啤酒,那是被制造以迎合人們獵奇心理的商業行為,而不是被原貌呈現的真實鄉村。
農村“網紅”要做的是最大限度地還原鄉村生活,以自己農民的零距離身份展示農村的勞作生活、特色技能和積極向上的態度,而這也是觀眾所需要的。
不過,即使是這樣一股直播中的清流,未來如何避免被“同流合污”呢?畢竟,形式內容再不相同,也難以改變直播平臺泛娛樂化的本質。獵奇是本質,原創能力的持續提升,才能保證持續地走紅。更何況,這一條路可以走通了,爭相模仿者必然競相到來。
而當下的直播行業已是高度飽和,面臨洗牌,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直播平臺能否不為了利潤、生存空間、市場份額而扭曲其本質呢?倘若直播平臺能以此為例,鼓勵更多元的直播內容,探索出良性的生產、直播路徑,或許可以在這尸骨成山的行業內獲得生存的可能。
但,炒作低俗內容、出格越軌、博取點擊率的“直播”不該是一個正常社會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