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就是通過把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將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從而使城鎮數量增加、城鎮規模擴大的一種歷史過程。城鎮化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既是物質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精神文明前進的動力。
城鎮化發展速度并非越快越好
城鎮化的發展速度和比例要符合一定的度,不一定越高越快就越好。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中,城鎮化率大多在80%以下。日本的城鎮化率是75%,但它的農業人口只占全部人口比重的4%左右。也就是說,有21% 左右的非農業人口生活在農村。美國的城鎮化率約為77%—78%。它的農業勞動者只占全部勞動力的2% 左右,但居住在農村或統計上的鄉村人口卻占了21%—22%。德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只有60%,其余40%左右生活在鄉村。相反,一些城市化率很高的發展中國家,社會矛盾和貧富差距反而比較突出。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國,城鎮化率都超過了80%,但有研究發現,這些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卻面臨嚴峻的挑戰。
“十二五”規劃綱要,其中提出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城鎮化率提高4個百分點,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這就意味著到2015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由現在的47.5%提高到51.5%,城鎮人口數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數。這樣的城鎮化的目標顯然低于許多人的預期,其主要原因是為了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道路。
擴大內需應與城鎮化同步推進
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部署了城鎮化新政,實施城鎮化新政,將擴大內需與推進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實現經濟發展與內需持續擴大的良性互動,是擴內需促增長的有效途徑。
中國內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農村,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是限制宏觀消費需求擴大的直接因素。大規模的農村人口城鎮化將城鄉消費需求落差轉化為有效需求,會產生消費轉換效益與收入增長效應,這是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內需之源。因此,通過城鎮化進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與消費能力、培育壯大中等收入階層,進而釋放龐大的消費需求,是新時期中國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客觀要求。
居民消費需求不足是宏觀需求結構的長期特征。國內外許多經濟學家都提出了城鎮化有利于拉動內需的重要結論。中國宏觀需求結構根本性轉變的關鍵在于通過推進城鎮化進程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其作用機制在于通過大規模的人口城鎮化突破收入分配的城鄉差距。農村居民的購買力與消費水平相對較低。按每增加一個城市人口需要 50 萬元投資額計算,增加 4.5 億城市人口就需要增加 225 萬億元投資。同步推進城鎮化與擴大內需是“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大任務。
城鎮化的根本問題在于農村經濟轉型
城鎮化與工業化緊密聯系、互相促進。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經濟內容,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空間落實。當由傳統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時,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離開農村,由農業轉向工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導致原先分散居住在廣大農村的人口向不同規模的城鎮集聚,城鎮居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工業化進程促進城鎮化進程;城鎮規模的擴大、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吸引高素質人才、資金、科技創新等有利于工業進一步發展的要素向城市集聚,城鎮化反過來又促進工業化進程,推動工業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
我國城鎮化的根本問題及其實質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轉型問題。“十二五 ”時期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 我國工業化將繼續推進,工業及非農產業產出總量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將對城鎮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工業化對城鎮化的帶動作用也將不斷加強。工業產出總量的增長必將繼續帶動非農產業就業人數的增長,從而將使更多的農業勞動者轉向工業部門,關聯帶動更多的農村人口流向城鎮。同時,隨著我國工業現代技術的發展和農業機械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工業對傳統農業的改造力度將不斷加大,農業生產效率將不斷提高,也會推動更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發展。工業增長所帶來的財富增加將有利于改善城鎮的基礎設施和各項軟硬件條件,為城鎮化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物質基礎。
(作者系西安工業大學思政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