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產權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銷售價格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并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這一改革舉措,意義不止于房產,對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將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是一座城市煥發青春活力、永葆發展生機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動力。在現實中,沒有哪座城市對人才不重視,幾乎所有城市都提出了“像招商引資一樣重視招才引智”。這也決定了,每年大學生就業,對于城市來說,都是一場大考。為了脫穎而出,城市各出奇招。譬如,這段時間,為爭奪人才,14個二線城市紛紛拋出“送房子”“送戶口”“送錢”等措施,以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有人講,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很難被輕易消融,光靠送錢送房送戶口,二線城市吸不了、留不住人才。收入的需求、住房的需求、情感的需求、發展的需求……人才需求很多,值得所有城市深思。確立用戶思維,滿足人才全方面需求,對現代城市提出了現實要求。但要看到,房子對人才確實有吸引力。大城市縱有千般好,始終“望房興嘆”,很有可能導致人才出走。“逃離北上廣”說法的流行,已然從側面進行了證明。
誠然,一線城市有其魅力所在,吸引力很難短時間失去。但也不能否認,由于住房的門檻,會造成一定的人才流失。在城市發展史中,一個人帶來一個產業,一個產業振興一座城市,這樣的例子還少嗎?上海就曾經反思,為什么沒有出馬云這樣的人。對大城市來說,乍看起來,流失的人才未必很多,可是,誰能保證,在流失的人才中,就沒有下一個馬云?因此,這段時間,大城市有些被動,日子不太好過。
辦法總比困難多。現在,北京不僅推出了共有產權房,而且賦予了共有產權房同權待遇。對于人才來說,有著莫大吸引力。雖然共有產權房還在藍圖上,但畢竟留下了一個希望。為了這個希望,拼一拼、搏一搏,值!這段時間,除了共有產權房外,還有“租房可就近入學”等關于“租購同權”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上周,一項調查表明,91.1%的一線城市受訪青年認為“租購同權”政策能夠減輕年輕人在大城市因房子帶來的壓力。這就是改革創新帶來的變化。
對于中國人來說,房子絕不僅僅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還有著心靈港灣的精神意義。在現實中,對大城市充滿好感,很想在大城市就業創業、創新創造,但因為高房價而產生“離心”,并不在少數。因為大城市推出了住房制度改革(比如北京的共有產權房,廣州的租購同權等),而看到希望,因而準備留下來的也不在少數。在住房保障上進行改革創新,只是用戶思維的一個體現。對于城市來說,最重要的是,把人才當成用戶,確立用戶思維。
越是難啃的骨頭,就越是要向改革要出路,向創新要辦法。可以看出,共有產權房又賦予了大城市主動權。對于其他城市來說,也不必灰心喪氣。招才引智必須樹立用戶思維,用改革創新破解住房難題。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特色,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特點。在用戶思維這篇大文章中,誰功課做得好,誰更能走進內心,誰就更能贏得人才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