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地方黨報河南省《濮陽日報》“九問”高鐵線路設站的消息,備受關注。
具體來說,京九高鐵途徑濮陽卻不在濮陽設站,點燃了濮陽人的委屈火藥桶,各種“不答應”此起彼伏。那條據稱在某個討論會上被“敲定”的路線“完美避開了濮陽”。從網上流傳的一張規劃圖來看,高鐵若經濮陽,線路順直,亦無山川阻隔,應有利于工程建設。而繞過濮陽的路線的確顯得奇怪,若沒有合理的解釋說明,濮陽人義憤填膺、奔走喊“不”實是自然,也足以吸引來自旁觀者的更多同情。
這一事件其實不僅僅關乎濮陽長達33年無客運火車站的歷史,更關乎新的線路規劃在決策上是否理性、科學。有媒體披露了某次討論會視頻所展示的一幕:鐵總負責人王某華拍著桌子對與會的濮陽副市長說:“鐵路不可能修到每個人家門口”,副市長立即反嗆:“可以修到你臨清家門口。”
這幕場景似乎佐證了傳說中的“因人劃線”、“因人設站”,其背后仍指向一個能否彰顯公平與公正的決策機制。鐵路的確不可能修到每個人家門口。換句話說,高鐵線路規劃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對線路規劃的意見,也得言之有理才能成為真問題。而“可以修到你家門口”的詰問,并不是單純在為本地抱不平,而是暗示出線路規劃背后可能存在利益關聯,損害了不同地區之間在享受資源配置上的不公平。
目前尚無法判斷,濮陽人的委屈是否就是源于有人利用權力干涉了線路走向。這需要決策者根據線上線下的輿情指向,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對公眾基于有限的信息公開產生的合理懷疑,也得給出合理的解釋。全媒體時代對政務信息公開和決策危機應對工作最大的改變,就是通過壓力傳導和便捷的互動平臺,構建了一個“回應型”輿情生態良性互動才是時下這座輿情迷宮的出口。
當然,要實現與民意的良性互動,科學決策、理性決策是前提。決策者才是輿情應對的第一責任人,這個角色在實踐中常常被拋給各機關、各部門負責宣傳或公關工作的人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科學、理性的決策,再好的公關也難以平息民意的批評和輿情的詰問。
樹立科學決策意識,健全決策機制,完善決策方式,規范決策程序,這些都不能算是新要求。科學決策的意義主要在于降低決策的風險和成本,提高決策的質量。民意常常批評的“拍腦瓜決策”,就是因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而往往導致勞民傷財的后果,并踐踏社會公平公正,妨害社會發展和民眾福祉。
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在改革已進入了“全面深化”的關鍵時期,社會結構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的思想價值觀念也日益多元化,經濟運行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要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殊為不易,不但決策的作出和執行變得艱巨而繁重,決策的風險和難度也在不斷加大。決策科學與否,或關系一項工作的成敗或關系一個地方發展的好壞。
因此,從決策開始,就要融入民主決策的程序和機制,自覺遵循科學思想,充分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并做到決策程序的信息公開與透明,通過強化決策責任,來保證決策的理性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