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于家伊,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1980年,在那個農業尚不被重視的年代,于家伊在大學入學志愿中幾乎全選擇了農科,并就學于北京農學院動物科學專業。畢業后,在北京市畜牧局從事過基層養殖工作。受家庭的影響,對農業的情緣,對農民的理解,成就了她熱愛農業,關心農民的基本特質。
在以IT產業蓬勃發展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中,1988年她成為以中關村為中心的中國第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創始管理團隊成員,后任中關村當時唯一一家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北京實創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親身經歷并參與扶持了一批成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此期間,取得了北京理工大學管理碩士學位。
在人們都很羨慕她具有國有公司法人代表身份的時候,1999年又遠赴英國進修國際商務。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視角,國際跨國公司成功的經驗,使于家伊更加充實。2002年回國后,曾為數個地區主持農業區域經濟規劃,是多個地區政府及有機農業協會的顧問。2004年加盟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而采訪于家伊后,記者粗淺的認識被打破了:最初印象中的簡單的餐廚垃圾處理,其實是能延伸到農業產業鏈的。特別是她和團隊一起利用微生物技術,獨創性地將城市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產業與生物農業對接,在北京率先開創了國內領先的有機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新模式,既破解了城市餐廚垃圾處理難題,又推動了生態農業發展,為城鄉聯動架起了一座橋梁。經過四年的實踐,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在全國一些地區得到成功復制推廣。那么,她對城鄉間的聯動有著怎樣的理解?又是如何致力于生態農業?對發展生態農業有哪些獨到體會?
城鄉聯動的中心是碳的循環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于家伊認為,對城市有機廢棄物進行資源化處理,讓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碳源得到有效循環,才能實現城鄉聯動。
于家伊分析說:“在以往城市化速度不是很快的情況下,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有機質能流回農村。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范圍的擴大,城市和農村之間很重要的循環——即碳源的循環被切斷了。”
有數據表明:我國城市日產餐廚垃圾4萬噸,每年大約有2千萬頭泔水豬、上萬噸泔水油流入市場,不僅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引發了食品安全隱患,被衛生專家稱為引起傳染性疾病爆發的“隱形炸彈”。目前,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處理面臨很大壓力。為了根除城市餐廚垃圾這一“心頭病”,各地政府相繼出臺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比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33個城市已頒布了相關管理辦法。
作為專業人士,于家伊為餐廚垃圾中的有機質被白白浪費而心痛。她說:“城市生活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機質,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將其變成微生物的糧食,被微生物吃了以后形成微生物的菌體固化下來,然后變成各式各樣攜帶碳源的生產資料,再回到農業中。”而這正是于家伊和她的團隊現在所致力做的事。
據介紹,由嘉博文公司自主研發的BGB微生物資源循環技術,主要選取經國家權威機構安全認證的天然復合微生物菌種,以餐廚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為培養基,經8小時左右生化處理機高溫高速好氧發酵,將有機廢棄物全部消化掉,轉化成高能量、高活性的微生物菌群,再經過特殊工藝深加工,開發成環境友好型的生物飼料和微生物肥料菌劑,應用于綠色有機農業,實現餐廚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讓資源循環再利用。
在位于北京上地的嘉博文餐廚垃圾處理站現場,記者領略了餐廚垃圾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嘉博文作為奧組委指定的唯一奧運村餐廚垃圾處理服務商,利用微生物資源循環技術與設備,快速處理了奧運村產生的千余噸餐廚垃圾,而處理后加工的再生產品成為多家奧運果品供應基地的農用生產資料。于家伊透露,日處理400噸餐廚垃圾的高安屯餐廚垃圾處理廠一期工程也將在今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農用微生物產品工業化固體發酵生產基地。
難怪有人評價說:BGB資源循環系統從源頭切斷了泔水豬、泔水油的供應鏈,實現城市餐廚垃圾“零排放”,讓資源循環再利用,在破解我國城市餐廚垃圾治理市場化運作難題的同時,為二氧化碳減排、生物固碳還田、食品安全保障、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都市農業產業升級,提供了多方位技術支撐。
破解生態農業難題
“生態文明”近年提得比較多,現代都市農業的思路是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在于家伊看來,生態農業應該是可持續的,而且存在碳氮比的平衡問題。這樣,一方面帶來環境持續性的改善而不是破壞,另一方面可使農產品的食品安全體系有一個實際性的改善。
于家伊不無憂慮地談到了農業增產和節能減排的矛盾:“我國人多地少,農業生產方式是追求產量和收益,農民為了多產糧,只有多施化肥,施得越多,土地的質量越不好,結果帶來土壤肥力下降、水質污染、食品安全隱患等生態環境惡化問題。”
為破解生態農業的難題,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與推廣。于家伊將其總結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有機碳源循環為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就是城鄉碳源要循環,讓城市的有機質和農村有機質循環利用起來;第二就是種植業和養殖業要循環,讓碳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于家伊認為,生態農業的實行方式是:讓有機質從農村來,再回到農村去,通過再生產品資源化利用,清潔畜牧業、有機種植業、微生物轉化業三維聯動,實現種養平衡,從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一方面是服務于生態養殖業。再生產品生物飼料,有利用玉米糠麩等工業化副產品發酵加工成的生物玉米等能量型新飼料原料,兼具益生素、酶制劑、營養三項功能,可以替代10%-30%玉米飼料,節約飼料糧;有利用雜粕發酵加工成的生物豆粕等高蛋白型新飼料原料,可80%替代豆粕,同時部分或全部替代抗生素。這些生物飼料不僅能提高飼料轉化率,加快增重速度,增強抗病能力,還能改善畜舍氣體環境,改善肉品、風味,肉品符合出口肉品檢測標準。根據生物飼料的特點,采用生態養殖模式,使用生物無抗飼養技術、畜禽糞便濕排變干排技術,糞便無抗生素和重金屬污染,可以制成優質有機肥還田,實現生物飼養與免疫相結合,養殖與治污相結合,治污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實現健康養殖、清潔生產,并帶動農民增收,調動農民自主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是從源頭減少畜產“公害”、提升食品安全的一種模式創新。
另一方面,是服務于有機種植業。再生產品微生物菌劑,為國家權威機構認證的有機產品。有機碳含量47%,既有活菌功能又有營養功能,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菌種穩定性高,與土壤菌的協同效果好。采用微生物菌劑與有機肥混配使用的綠色有機種植模式,可以快速轉化有機肥的肥效,加速土壤有機質提高,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和口感,對重茬、連作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通常的農用微生物菌培養方式,是以牛肉膏、蛋白胨、瓊脂、無機鹽作為培養基,生產成本高。而BGB微生物資源循環技術,利用有機廢棄物為培養基,無害化率100%、資源化率95%以上,可規模化、產業化生產,再生產品成本低,農民用得起。
目前,BGB微生物資源循環技術和模式已在北京、成都、上海、無錫等地示范應用,并在北京水源地河北壩上、無錫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經濟帶推廣,再生產品連續多年在北京、成都等周邊有機農業、生態養殖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促進了當地城鄉生態文明建設。
都市的“胃”、“肺”、“腎”
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曾談到:“生態農業是最可能盈利的新興產業”,并從怎么防治農業污染角度就農村環保要有新思維新政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那么作為生態農業的實踐者,于家伊又有哪些見地?
“農業既是都市的‘胃’,也是都市的‘肺’和‘腎’,追求碳氮比的平衡,補充土壤有機碳庫,是生態高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于家伊說:“根據測算,土壤有機質每提高0.1%,60厘米土壤層每畝則增加0.615噸有機碳,相當于減排2.25噸二氧化碳。美國已經出臺《杜克法則》,編制了農民如何通過農田管理方式改變,增加耕地中的碳含量,減少沼氣、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排放,并將這些措施和碳交易市場聯系在一起增加農民收入。隨著后京都時代來臨,中國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也迫切需要為農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提供一套方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現代化需要科技的支撐,我是學農出身,很看好自己所從事的生物農業科技產業,并堅信將有一個特別廣闊的空間”。而她的這份自信來源于她曾在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辦公室(中關村管委會前身)工作期間的所見所聞。那時我國為了追趕國際信息產業的浪潮,出臺了相關的產業政策,她親眼見著很多小企業和信息產業的創業者聚集到一起,并且迅速發展壯大。她說:“廢物再利用是第四產業,21世紀是生物科技的世紀,我們現在正順應國際發展的趨勢,用我們自己的微生物技術讓有機廢棄物得以資源化再利用,推廣并實踐著源頭控制與治理兼顧、民生與環保兼顧、疏與堵兼顧,能綜合解決農產品食品安全、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節能減排的創新模式和技術。”
于家伊認為,循環經濟實質是跨行業的廢物資源化再利用,要能使廢物不廢,首先需要政府多方引導,形成一定的機制打破行業壁壘,鼓勵使用再生資源產品,這也是當前發展城鄉生態文明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