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西麗(1975-),北京大學博士、副教授,歐洲景觀設計學教育聯盟(ECLAS)會員,瑞典隆德大學可持續城市研究室(SUDes Urban Lab, Lund University Experts AB)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戶外空間與兒童健康、可持續城市設計、城市感知及城市生態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曾主持完成國家青年自然科學基金 “城市鄰里空間特征對兒童感知及戶外體力活動的作用機制41001089”,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城市空間過濾滲透性對兒童非機動通勤的影響強度與機制研究41471119”,參與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資助項目一項,主持和參與其它縱向及橫向課題共30余項;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城市感知》一部,編著出版書籍3部,參與出版其他專業書籍6部;曾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2005成就獎”、國家環境保護局“201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教育部獎勵等獎項。
一段時間以來,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先后進入市場,倡導了一種健康出行的騎行文化,也解決了大城市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到最終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共享單車的無序停放、騎行安全等問題飽受詬病。如何在享受共享單車便利的同時,改善城市出行環境?如何讓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
多年來,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韓西麗教授專注于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領域的科研教學,對城市感知、城市戶外空間與兒童健康、可持續城市設計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與《城市化》記者對話中,她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結合我國城市現狀,與國外發達國家城市對比,如數家珍,總結了我國城市未來的三種特性:精細化、生動性和協調性。
精細化
韓西麗認為共享單車“生正逢時”,恰好彌補了地鐵站點稀疏的短板。在巴黎市區,大多數地鐵口人們步行三到五分鐘即可到達,而在中國,基本上要十分鐘或以上才能到達第二個地鐵口,對上班族而言,距離過遠。共享單車可以引導人們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出行,眾多的共享單車承擔了銜接角色。
其實,從根本上講,地鐵站點設置稀疏是基于我國城市大街區的特點而來,這也體現了我國城市不夠精細化的現狀。韓西麗介紹,與國外相比,我國城市街區本身就大,街區長度一般在400—500米之間,布局大約為500米×500米,相應地,地鐵線路要沿道路設置,地鐵站點多設置在道路交叉口。
韓西麗提醒,地鐵距離過遠,再加上戶外騎行容易受到季節和天氣影響,部分市民可能就放棄了地鐵出行,轉而開私家車,這又引發出其他環境問題。
許多城市的建設規劃是早于地鐵規劃的,為避免前車之鑒,韓西麗表示,城市化過程中,許多城市在面積擴展、建設新區的時候,要有前瞻意識,在規劃時把軌道交通問題考慮進去。
我國城市缺乏精細化還表現在城市的微觀配套上。
還是以共享單車為例:共享單車停放混亂,沒有固定區域和固定設施,占用相關道路,阻礙公共交通。對此,韓西麗指出,單車企業只提供單車,而不提供停放和固定單車的裝置,給了公眾太多的范圍和權力來處置單車,造成了單車的任意停放,這就好比“有鞋無鞋架”,在“自己最便利”的導向指引下,鞋子就會被亂放。另外,有的城市,比如北京,很多時候風很大,一旦一輛單車被吹倒,“多米諾骨牌效應”之下,多輛單車就要因此傾倒,公眾取車時就會發生不便,進而遲滯出行。
韓西麗建議單車公司在路邊特定區域安裝固定的停車架,引導使用者規范停車,且停車架成本不高。這屬于企業層面的擔當。
至于政府層面,對于停車架的安放,在道路規劃時,可以更規范、更細致,在輔路旁邊和人行道特定區域劃出專用場地,這些場地的空間界定可以結合街道綠化一起考慮。
根據韓西麗的觀察,城市各種道路空間功能重合、混用也是缺乏精細化的重要表現。
我國城市騎車時很多時候和機動車在一起,使用的道路空間重合。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輔路等各種道路上劃分的自行車道幾乎都有機動車的通過或停放,機動車和單車竄行。單車本就沒有專用道路,使用空間又被嚴重擠壓,造成了騎車行程遲緩和安全隱患,以及汽車尾氣引起的戶外健康問題,進而導致一些人放棄騎車,轉而乘坐或自駕汽車。
據韓西麗介紹,瑞典、丹麥等發達國家的諸多城市不僅建設了大量的單車專用通道,為保障安全,還為少年兒童提供專用的車型小、速度慢的單車,使用單車時一旦違反相關規定,監護人就會受到懲處。
像北京的大街區內部存在大量的、介于不同權屬的地塊的圍墻之間的胡同,也可稱之為小道,韓西麗覺得這是一類尺度和環境氛圍非常適用于騎行單車的空間,當然,還需要加以改造。鑒于這種胡同停放機動車比較多,可以在外圍設置停車樓加以限制,胡同空間供單車和行人專用,將城市道路上的非機動交通分流,一方面能保障人流安全并改善交通狀況;另一方面,胡同里少了機動車的干擾,多了人流,又容易吸引一些小型商家入駐,提升街區內部的活力,改善城市功能布局。
對于新建區域,韓西麗建議,在規劃階段就要將各種道路納入考慮,精細規劃,界限分明,使機動車、單車等都擁有各自專用道路,避免道路空間功能重合、分享和共享等情況,對于與公眾密切相關的、便利的單車道路系統,還要注重其連續性、銜接性,使得公眾能順暢使用單車代步。
當前我國的交叉路口機動車道路被放大,以至于過寬,影響行人通過,對此,建設人行天橋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在韓西麗看來,可以從改變其斷面入手,在路口壓縮機動車道,建立安全島,便于行人快速通過,同時提高路口路面高度,使得行人始終在同一水平面行走,通過這個細節的改造,使機動車群體遷就步行者、單車使用者以及殘疾人群體。
生動性
結合自身見聞,韓西麗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城市建設缺乏生動性和活力。
這首先表現在我國城市的一些設施缺乏藝術性和特色,千篇一律。
我國城市的很多戶外設施,比如街道上的座椅、機動車道與人行道之間的隔離柱、隔離欄桿、電話亭等,過于統一化,城市與城市之間一模一樣,從北京到深圳樣式依然不變,缺乏設計,進一步導致城市面貌的相似。
韓西麗還發現,全國多個大城市的街道底商戶外廣告標志使用的載體結構,以及其店名使用的字體、顏色、尺寸等都采用統一的模式,幾乎沒有區別,根本無從體現城市的特色。
而在國外,這就大不一樣。在哥本哈根,該地在設計單車停車架時,采取開放方式設計,邀請眾多設計師參與,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形成眾多的藝術樣式,制造出各式各樣的藝術品,保證每個區域各有不同。這樣一來,停車就不僅僅是停車,還是一場藝術體驗。韓西麗在參觀英國居民自行設計的室外私家花園時,據她描述,沿街走過仿佛就是在參觀植物園,能深深感受到居民普遍參與而展現的藝術驚喜。在英國,城市戶外還設置了很多座椅。這些座椅是政府鼓勵民眾捐獻的,并且在上面刻有捐獻者的名字,既方便了公眾,還調動了其參與城市服務的積極性。在中國,類似的城市服務不僅缺乏,而且基本上依靠政府購買和管理,公眾無從參與。
韓西麗指出,我國的城市缺乏生動性和活力,還體現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以靜態管理為主,死氣沉沉,缺乏動態經營和服務。
在國外,一提到巴黎,很多人就容易想到塞納河畔的人群。因為兩邊都是步行空間,還有參觀和服務設施,更重要的是服務內容動態更新,不同時間有不同服務項目,根據季節,沙灘活動和戶外展覽等活動連續舉辦,吸引公眾參加并繼續期待。
我國的城市有這種空間,卻沒有相應的經營,造成設施和服務分離,日久天長,使用率極低,空間和服務設施固化。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難以到達,穿越道路太多、不安全,其次是公眾對其沒有期待感,因為沒有相應的經營服務。
我國一些大城市沿街綠化帶的規劃和使用就沒能突破這種僵硬死板的桎梏的限制。
韓西麗留意到,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干道兩側商家建筑后退幾十米留下的一段距離,雖然被規劃建設成了草坪或綠籬,卻成了實際上的障礙:公眾無法穿過,阻礙通行,草坪或者綠籬只是貢獻了綠地率,公眾無法使用,而且這種公眾難以涉及到的地方反倒成了垃圾的聚集地。
韓西麗設想,在這種地方可以改種樹木,人們可以從樹下穿過,樹木還能遮蔭,樹下還能放置座椅供公眾休息。這樣既保障了綠地面積,還提供了眾多實用功能,還有一點——樹木的維護成本比草坪和綠籬要低。
顯而易見,這種規劃事先沒有與附近商家溝通,商家缺乏參與,只是政府一手包辦。韓西麗表示,當樹木成活以后,政府可以號召周圍居民認領,負責其長期維護,實行責任包片,這種互動能避免粗放管理,降低維護成本,還將公眾引入城市的經營服務。
韓西麗呼吁不要將我國的城市戶外空間和設施閑置,應將其改造并經營起來,根據不同時段,依靠不同設施來提供不同服務:例如一塊草坪,冬天可以改成滑冰場,夏季變為兒童玩耍的水池,春秋季節恢復為草坪供公眾休息等,相應地,活動形式也可以多樣。
對于各城市中建設的諸多廣場,可以考慮在節假日將其改變屬性,例如設立跳蚤市場,組織相應活動,將其激活。
對于有些道路,韓西麗認為,可以考慮在某些特定時間將其封閉,禁止機動車通過,變成臨時場所,供民眾放心使用。
在韓西麗的記憶里,其居住的小區附近有一條道路是近幾年建成開放的。在建成但未開放前的那段時間里,附近居民在該段封閉的道路上玩得不亦樂乎:一到晚上,路燈下人們可以滑冰、騎車、打球……就像門口的一個公園一樣,臨時就近發揮了巨大的功能。
這些情況表明,在我國,公眾對于城市空間和服務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供不應求,城市空間和服務單一,沒能豐富和提升。這主要還是由于我國城市管理死板和嚴格,造成利用率低,久而久之,公眾會淡化甚至淡忘城市設施,造成浪費,進而呈現的狀況是:我國城市戶外空間和設施比國外冷清和缺乏生機。將其重視起來,經營并提供服務是我國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韓西麗根據多年從事城市規劃和設計總結出來的觀點。
協調性
韓西麗指出,我國城市的許多問題是由缺乏統籌規劃、整體規劃引起的,沒有達到各方面的協調性。
首當其沖的是,我國城市規劃交通時“以車為主”“機動車至上”,城市道路主要用于服務機動車輛,其專用道路一家獨大,極大影響了其他出行方式。當前,我國城市道路密度低,交叉口間距太遠,韓西麗解釋道,這種情況造成車輛匯聚在城市道路尤其是城市干道上,造成交通堵塞。
韓西麗說,非機動車道與公眾享受城市服務和生活質量直接相關,因此,城市規劃時要將各種出行方式和各種道路通盤考慮、協調規劃,糾正過去各種出行方式和規劃里此消彼長、厚此薄彼的錯誤觀點,將非機動車出行和非機動車道重視程度提高到同一水平。
對于住建部呼吁的拆除小區圍墻的做法,韓西麗也有自己的看法:拆除圍墻的效果是好的,但不需要完全拆除,只需將一小部分拆除,打開一扇門,將小區里的道路和街區道路連接在一起,允許行人和單車通過小區,將機動車過濾掉,阻擋在外。這就是新城市主義里的“過濾滲透性”。這種方式使得公眾在出行時可以從小區穿越,不需要繞路。
其實拆除圍墻的目的也是提高街區滲透性,但是當今小區圍墻除保障安全之外,仍發揮著某些特定作用——隔絕噪音污染等。
這種過濾滲透可以吸引人流向街區中間轉移,進而吸引商業、零售業等向街區中間建立,這樣一來,地鐵站點就不一定非要設置在十字路口,而可以設置在街區中間。之前鑒于地鐵口的設置位置,人流只能從十字路口開始分流到街區內部,而現在拉近了人流與街區的距離,實現了其在街區中間的就近分流。
對這種情況,韓西麗強調,地鐵站點的設置和過濾滲透一定要協調配合,一齊實現。如果只在街區中間增加站點,而過濾滲透沒有實現,公眾出地鐵口后依然還要繞路;如果只在小區圍墻打開缺口,而地鐵站點沒有增加,公眾出行時,穿過小區仍需步行一段距離抵達地鐵口。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出行效果打折。
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協調性也是人們對提高城市生活質量的現實要求。
我們建設城市,城市反過來塑造我們的生活方式,所以現在我國城市發展要更加注重質變,提升城市空間質量,這是韓西麗將發達國家與我國城市宜居水平深入對比后提出的忠告,現在已不是快速城市化時期,主要任務不是一味將大城市蔓延、擴散,我們面臨的更大問題是質的提升。
我國城市公共設施的可達性低使得城市布局的不協調暴露無遺。
韓西麗舉例說,如果在大城市街頭隨機采訪一些人,問對方不上班時去哪里,很少有人回答去逛公園,只有一些老年人常使用公園,連少年兒童去的比例和頻率都很低。
韓西麗本人都不無感慨地表示,一般很少有帶著孩子去公園的意愿,因為路程艱難,中途要穿越多條喧鬧的大街,折騰一番,還沒到目的地就已經沒心情了,即使抵達,停留時間也不會很長。
這種空間布局顯得很破碎,數量少而且不夠均勻、服務半徑小,銜接性差,可達性低。在韓西麗看來,我國城市與發達國家城市的差別尤其體現在戶外生活環境和生活機會上。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健康城市的發展,公眾的健康是其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而運動是實現公眾健康的一種方式。同樣條件下,戶外運動效果要比室內更好,這就需要公眾接觸戶外,我們的城市能否提供這種空間和服務就成為了一個關鍵。
現在有的開發商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在新建小區內部修建了連續跑道。相應地,城市公共服務規劃也要在這方面突破,創造和協調好相應設施和服務,給予公眾戶外運動的平臺。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業余時間的國人也開始了騎車、夜跑、慢跑等戶外運動。韓西麗表示,在國外有專門的步行小道可供公眾開展這些戶外運動,但我國公眾基本上是在城市道路上運動,與機動車共用道路,除了不太安全,還要吸入汽車尾氣。
這體現出我國城市未能完全協調人們的各種需求,粗放規劃,預見性不足。
結合專業特長,韓西麗還指出了我國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的協調缺陷,二者甚至處于分離狀態。
韓西麗說,當前在我國城市規劃的流程里,景觀設計是晚于城市規劃、后來補充進去的。比如綠地規劃,我國按照城市綠地、社區綠地等級別劃分,等城市規劃完畢才在剩余部分規劃綠地公園。這種規劃上的前后不協調就造成了后續的很多問題。
韓西麗進一步解釋道,自己本科所學的城市規劃更多的是總體方向的把握,落實到空間上就是二維用地的劃分;碩士所學的城市設計是對城市三維空間的塑造,與城市規劃相比,把人在其中的體驗考慮進去了,看能形成什么樣的生活機會和氛圍。韓西麗感覺這一方面特別重要,這也是其繼續深造時選擇該專業的一個原因。至于讀博士時學習的景觀設計,韓西麗表示該專業不如前兩者成熟,在我國出現較晚,和歐美一樣,也是出現于解決城市病的背景下。現在回頭看來,韓西麗總結道,這幾個方面相互聯系、難以孤立,相互配合才能保證城市規劃的連續性,甚至有時候需要同時協商,制定出折中和共贏的方案。
對此,韓西麗建議城市規劃工作者與景觀設計工作者合作和協調,同時進行,在規劃開始時進行總體把控,保障各個規劃空間的完整性和協調性,避免戶外公共空間的破碎化,并規劃好服務半徑,保障公眾在合理時間內到達公園綠地。
最后,對于我國城市中精細化、生動性和協調性方面的這些具體問題,作為多年的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的學習者與教育者,韓西麗表示,先解決好這些問題,相信我國城市規劃與建設也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韓西麗說到,當初選擇城市規劃、城市設計以及景觀設計這幾個關聯專業連續研讀,有偶然因素,也有自己的思考。剛開始學習城市規劃的時候,發現該專業顯得有些大而空,是二維土地功能的分配,難以控制,與預期效果不同,后來轉向城市設計,在三維設計中,她依然發現有這種傾向,即使制定出方案,實際操作中變數也很大,品質保證難度大,在接下來的深造中,韓西麗依然朝著微觀方向堅持了下來。
這一歷程印證了其接受采訪時展現的執著與追求完美的性格。
韓西麗建議,就國內的專業設置而言,城市規劃、城市設計與景觀設計的課程可以交叉設置,相互學習,這樣在未來從事復雜工作時,能全面和深入認知,制定方案;此外,她還建議學生實地接觸市場和施工,避免單純而理想地紙上作業。這也是韓西麗作為過來人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