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化、新型城鎮化以及特色小鎮等這些名詞不絕于耳,有的已被民眾所認知。
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步伐越來越快,諸多媒體也劃出專版展開報道。同時,在當前網絡等新媒體盛行、“標題黨”橫行時代,對城市化的報道更多傾向于規模大、無特色方向,甚至出現夸大其詞等負面現象。這些無形中也助推了房地產行業的房價虛高等現象。
如何深入領會、解讀城市化的內涵與意義、如何做好宣傳報道一直是我們媒體人思考的問題。
一、新型城鎮化宣傳要明確方向
當前,全國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各種城市化建設工作,許多媒體也在加強宣傳報道。但一些媒體人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要求不甚明確,或者沒有完全掌握。這就使他們很難做出精準的宣傳報道,實現精確輿論引導的目標。
筆者認為,首先應明確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意義。什么是新型城鎮化?官方口徑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堅持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李克強總理談及的“新型城鎮化”與中國之前的城鎮化過程相比較,有一個最為明顯的變化,即“土地的城鎮化”轉到了“人的城鎮化”。這是一個方向性的變革,這一改革能否成功,還有待一系列配套改革的推行。
二、注重專家在解讀城市化方面的重要性
專家是在學術、技藝等方面有專門研究或特長的人。為此,專家需要對國家有關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政策做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再做細致的調查分析,針對各地在開展城市化發展中不同類型的情況,提出適合當地發展實際的意見和建議。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稟賦、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風土人情不盡相同,因此在城市化建設上也應遵循當地的實際情況來謀劃。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自己的歷史文化,也就無從談起如何塑造新型城市特色文化,其發展必須遵循歷史傳統,強化文化傳承,這樣才能發展為具有區域風格、鮮明地方特色和高品質的文化城市,不應千城一面,甚至脫離了當地的民族特色。
專家學者依據當地實際情況提出好的建議,同樣可以給當地城市化發展帶來好的契機。如:2014年7月26日,在河北廊坊永清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上,專家學者為永清精準把脈,認為永清臺灣新城已經在京冀合作方面先行一步,該案例正成為破解北京城市發展瓶頸的有益嘗試。一方面,從北京看永清,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臺灣新城能夠承擔“為首都分憂、為北京減壓”的重要角色,正成為北京城市功能轉移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從河北看北京,北京正以產業和人口的有機疏散輻射河北、帶動河北,正在履行世界城市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與會專家預言:未來3—5年,臺灣新城將進一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要加快建設北京第三代多功能綜合性生態衛星城,努力使其成為京冀合作的典范和標桿、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示范區、國家級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京冀園區合作共建先導區、首都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的首要承接地,為國家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闖出一條新路子。
近3年過去了,永清作為第三代衛星城,在城市化發展中,沒有虛高、沒有滯后,正邁著穩步發展的腳步前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了榜樣。
在宣傳報道方式上,媒體也作了一些嘗試性報道,不放大困難,也不推波助瀾,力求真實、客觀地再現城市化發展存在的各種狀況。
城市化發展有別于一般城市開發建設,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更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一項政治任務。城市化發展不是一時一地、—人一事的小事,是事關全局的大事,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順利推進,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事關十三億中國民眾中國夢的實現。
媒體工作者一定要明確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意義,要盡量站在全局高度來對開展城市化發展的宣傳,避免人云亦云。
三、加強輿論宣傳力度
媒體人應把握國家在城市化發展的總體方針、政策和指向。當前,中國城市化發展進入快車道,各種特色城市小鎮也在不斷出現。2016年中央召開了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了推進城鎮化發展的主要任務,其中包括: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鎮建設水平、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
媒體人要清楚國家在城市化發展布局的大政方針,要及時領會中央會議的精神所在,否則,在工作中就可能作出與政策指向不一致甚至有偏差的報道,使城市化宣傳脫離實際工作要求。
城市化報道不同于其他方面的報道,稍有偏差甚至誤導就會產生非常大的不利影響。如某地在城市化發展當中只是日常步伐加快了一些,有媒體在沒有認真調查領會的基礎上,就大肆宣傳該地今后發展如何如何,其結果是瞬時就把房價炒了上去,為地產商創造了好處,誤導了當地民眾,也給當地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同時,要創新宣傳手段,調動各種宣傳渠道和資源,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優勢,為新型城鎮化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此外,還應努力增加城市化報道的強度和頻率,強化社會接受度。
眾所周知,社會對某類新聞的關注度與其在媒介出現的頻率正相關。要加強輿論宣傳力度,必須要在各類媒體上增強城市化報道的頻率,從而強化社會接受度,同時還要不斷注入新內容,引導受眾積極為城市化工作補充新能量。
在宣傳報道的過程中,媒體還應起到輿論監督作用。輿論監督報道要有實事求是精神,要有較高的思辨色彩。在對事實進行報道前,新聞媒體負責人必須對此社會事件進行合法審視,只有這樣, 新聞報道才能更好地發揮輿論監督和輿論引導作用,其真實性才是一種法理真實。此外,要重視新聞的監督藝術。新聞報道應本著“幫忙不添亂”的原則發現問題、幫助解決問題。
新聞輿論監督功能的實現是社會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可以看出社會的大跨度進步。媒體監督要堅持調查研究,確保新聞的客觀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