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2017年高招計劃萬眾矚目。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確保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學生人數進一步增加”。而據媒體報道,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日前披露,無論是發達省份,還是不發達省份所享受的優質教育的絕對量都在增加,調節并沒有形成對發達地區的逆向歧視。
一邊是對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政策性傾斜;一邊卻是教育資源“強勢”省份,希望把自家的優質資源守好,不讓“外省人”動了自己的“奶酪”,此前,有的省份考生家長因為擔心本地指標被“劃撥”,而向教育行政部門表達不滿。可以說,如何協調好優質教育資源,不僅關系到考生和家庭的前途與命運,也關系到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路徑與方向,不可不慎。
事實上,這樣的擔憂有些多慮。教育部的《通知》里,固然要求“確保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學生人數進一步增加”,但前提卻是“確保各地高考錄取率不降低”,“確保中央部委所屬本科招生總體規模和投放到各省份的招生計劃總量不降低”。也就是說,對教育不發達地區的“加持”,并不會影響發達地區的優質資源供給。
此前中央曾協調利用發達地區過剩的高等教育資源為不發達地區提供高等教育,這主要是基于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入學機會公平,當然,也有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率的考量??傮w而言,這項工作的推進是積極和審慎的,并且是在翔實調研的基礎上做出來的計劃。有些家長不明了這些背景,認為自家的“奶酪”被拿走了,并不符合實情。
此外,國家協作計劃拿走的是地方所屬普通本科和高職院校的指標,并沒有影響中央部委所屬高校投放到各省份的招生計劃。從常識看,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也多集中在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因此,對各地并無太大影響。尤其是對于“985”“211”等重點大學而言,并無變化。
總體而言,中央部委高校的招生總規模是增加的,投放到各省的招生計劃只增不減??赡茉谶@個過程中,對于農村和貧困地區的投放指標增速較快,但也屬于“增量”部分,并沒有從發達地區調配。這同樣是出于維護教育公平的考慮。畢竟,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高考地圖在區域分布上并不均衡。落后地區長期以來受制于種種困頓,學生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遠低于發達地區。
也即,這樣的調整、分配,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總量適度增加的基礎下實施的一種動態優化。存量不動,部分落后地區增量較大。應該說,這也是符合現狀、尊重不同地區之間利益訴求的做法。這其中,當然會對落后地區有扶持,但并不意味著對發達地區的“逆向歧視”。
當然,教育的均衡發展需要做得事情很多,也牽涉到地區教育發展的方方面面。國家政策的定向傾斜是一個方面,而各地也應該有相應的中長期發展目標。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在經濟騰飛的同時,不少地方院校也獲得了長足發展,很多地方高校正在躋身國內一流大學的行列,反觀中西部地區,則這種“內生性”發展顯然不足,這就需要各地、各高校真正把教育放在首位,堅持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說到底,教育的事情不是一個簡單的高招指標的博弈,更在于各地有沒有寬闊的視野、長遠的規劃以及扎實的努力,能不能真正實現教育優先,從而不斷縮短地區間的教育差距。一味“坐等”,顯然是沒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