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醫生和患者利益平衡,令公共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實現,專業主義的回歸是一個最佳答案。犧牲醫療質量,當醫生沒好好看病和看不好病,藥品再便宜和看再多數量的醫生,有何意義?
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增設醫事服務費,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破除“以藥養醫”……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4月8日正式在3600余家醫療機構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后,患者的負擔會不會加重?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各級醫院如何銜接?媒體記者進行實地查房后,提出了一系列的追問。(4月10日《人民日報》)
推行醫藥分開是為了破除以藥養醫,二者是事物的兩個方向,水火不容。“以藥養醫”是過時的,應該被摒棄的一種醫療模式,這已經達成共識。但為什么現在的選擇是醫藥分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追問。
北京新醫改最大的看點在于補償機制轉型。過去讓醫生通過賣藥品、檢查,獲得收入。現在則強調的是醫事服務費,通過增收這種費用,實現醫藥分開。以前看一個急診掛號費1元診療費6元,現在是急診醫事服務費70元,這就是不同。開始承認醫生勞動價值!更精確一點說,是承認醫生思想勞動價值。
以藥養醫也承認醫生勞動價值,但那是推銷藥品、檢查的價值,是反智的,把醫生當成了一種推銷員的角色。醫事服務費的實施,則強調純粹醫療,讓醫生回歸專業,讓醫生的思想勞動價值得到承認。并且,這種承認是非常徹底的。不同職稱、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醫生,收取的醫事服務費價格是不一樣的。這種不同很合理,因為思想勞動本來就有難度和強度的不同。
保障醫生和患者利益平衡,令公共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實現,專業主義的回歸是一個最佳答案。醫藥分開的實施,正是為了保障醫生行醫的獨立,從專業的角度給患者提供最大的幫助,盡可能得到健康的保障,這即是醫療的本質。
當下,一種偏狹的思想傾向以看病便宜來判斷醫療本身,片面的只追求醫療數量而不是質量。長年醫生診療費定在寥寥數元,是為了看病便宜。政府一輪輪藥品降價令,依然是為了服務于看病便宜。看病三分鐘并且不限號的管理,是為了讓每個人都看上病。這種忽略了醫療質量本身的標準太有問題。
犧牲醫療質量,當醫生沒好好看病和看不好病,藥品再便宜和看再多數量的醫生,有何意義?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這件事情太重要,需要從重藥品重檢查創造利潤的傾向,轉變到看重醫生專業勞動價值。以前醫生思想勞動不能創造收入,只能逼著以藥養醫成為主流,藥價檢查價格當然是越來越高,成為一個必然選項。在這種補償機制下,公眾才會看到種種藥價虛高的怪現象。
承認醫生專業勞動價值是看病要素里面的核心項目,這件事情決定醫療質量。一是承認醫生思想勞動有價值。二是承認這種勞動價值是有高有低的。三是鼓勵醫生提升醫療質量。
醫藥分開綜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讓醫生好好看病,以藥養醫干擾了這件事情。而醫藥分開,則利于醫生的注意力放在醫療本身上,得到了推崇。
本來,患者的就醫經濟負擔如何?就不應該成為醫生治病要考慮的問題。醫生只需要思考,是不是病情所需即可。但在醫療保障不足的區域,來自現實的經濟壓力會無形地綁架醫生,讓他們被迫思考怎么為病人省錢的問題。
醫療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因為這種專業的隔閡,大眾和媒體監督往往力度不夠,或者發力過猛。所以來自政府權威專業機構及民間專業機構的監督,就顯得異常重要。要防止打著醫藥分開的名義,故意侵蝕公共利益的行為發生,專業機構的監督會是一個關鍵。
醫事服務費讓醫生思想勞動價值得到體現,讓醫生的注意力開始聚焦在醫療服務質量上。政府醫保予以兜底報銷,愿意在這件事情上投入更多,盡量不增加公眾就醫負擔,體現了醫療公益性的一面。
北京醫改會成為全國醫改的一種標桿,相信更多條件成熟的地方會陸續跟進這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