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廁作為必須完成的約束性任務,將被納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十三五’規劃。”在11月18日舉辦的農村改廁及污水治理工作研討會暨2016年世界廁所日主題活動中,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說。
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中,約40%的人口是因病致貧,而飲水不安全、如廁條件差、環境不衛生又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原因。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農村改廁和污水治理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山東、吉林等省啟動了省級農村改廁試點,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百縣示范等工作,將農村改廁視為重中之重。山東省僅今年前10個月完成農村改廁354萬戶,農戶使用衛生廁所的比例已經接近60%;吉林省已超額完成年初制訂的改廁10萬戶目標。
趙暉指出,農村改廁不能單打獨斗,應樹立全局意識,部門間開展合作、協作,共同推進。他強調,要轉變觀念,做好人的工作,用“農民聽得懂”的語言宣傳,用“農民可接受”的方式推進,特別要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
目前,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已經較高,但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這一比例還比較低。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和有關部門一起,加大力度,推進新一輪農村改廁和污水治理,推行山東等地的成功模式,組織專家開展調查,提煉出適合農村實際的改廁技術并推廣應用,把農民群眾、進城務工人員、學生等作為重點普及對象,加強使用衛生廁所的宣傳教育。
會議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辦事處聯合主辦。來自教育部、環境保護部、國家旅游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吉林、山東、青海等地的相關負責人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