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地處北京西北,兩地相距200余公里,2015年底戶籍總人口約469萬人,而上年張家口新農合、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三類參保人員到北京各級醫院住院總人數達2.5萬,報銷數億元。
目前,張家口市區有第一至第六醫院等多家公立醫院,各自擁有不同的特色科室,并分別與北京的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等知名三甲醫院組成聯合體,逐漸形成兩種模式:三甲醫院派專家定期巡診的“輸血模式”和旨在培養、提高當地醫療水平的“造血模式”。這對于探索“讓非疑難重癥患者留在當地”的分級診療異地轉診模式具有一定的樣本意義。
“輸血模式”:個人關系難長久 轉診陷入“死循環”
活了66歲,被膝蓋疼痛折磨了7年——對患者萬振明而言,“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專家”幾乎意味著唯一希望。夏秋的一個周末,距離早8點出診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張家口市第二醫院為積水潭醫院專家專門設置的診室外已發生幾次因有人試圖插隊而引起的口舌之爭。
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副主任醫師劉慶認為,萬振明的膝蓋需要進一步檢查、制定盡可能完善的手術方案。“您抽空去趟積水潭醫院找我。”劉慶留下自己的手機號。因為病人太多,無暇接電話,劉慶特意注明“只接短信”。出診一天,劉慶寫了不下20張這樣的“名片”。
自今年2月28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張家口合作醫院”掛牌以來,截至11月11日,積水潭醫院共派出15批次30人次專家出診,門診量873人,疑難會診105例,手術12例。
尷尬的是,由于未建立相對固定的轉診機制,轉診病人基本都通過出診專家的個人關系被介紹到積水潭醫院。
由于硬件條件和醫療水平相對落后,張家口二院轉診需求量較大,而積水潭醫院床位緊張、承接能力有限——異地單向轉診似乎陷入“死循環”,雙向轉診更是遙遙無期。
目前,張家口第二醫院正在與積水潭醫院展開進一步洽談,希望建立起綠色轉診通道,并邀請積水潭醫院專家“扎根”張家口,建立深度合作模式。
“造血模式”:移植“天壇標準” 何必還去北京
如果說萬振明看到的是希望,那么姚素寫則可真稱得上“幸運”。來自張家口市宣化縣的姚素寫患有腦膜瘤,一度被告知只有北京天壇醫院能做手術。“我要在北京做,手術和住院費至少八萬多塊,還得排四個月隊。”姚素寫說。
為姚素寫主刀的是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在張家口一院掛職任副院長兼腦科中心主任的萬偉慶。
自去年8月腦科中心掛牌成立以來,張家口一院的神經外科從以往以外傷處置為主、一年做不了20臺腦腫瘤手術,發展到現在周均3臺、全年超150臺腦腫瘤手術。年輕醫生已挑起大梁,其他醫院的醫生也紛紛“投靠”。
與此同時,天壇醫院與張家口一院初步形成“雙向轉診”:一方面,對腦科中心處理不了的患者,天壇醫院會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優先住院、手術;另一方面,對在天壇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后,需進行復查的張家口及周邊患者,都會人手一張特殊“復診預約掛號申請單”,提醒患者持該申請單到就近的張家口腦科中心掛號復診。
但記者了解到,這種模式也并非可以簡單復制,兩家醫院在利益分配、人員考核等諸多方面須進行綜合考量并達成一致。
探索畢竟顯現了效果。“老百姓家門口有這么牛的大夫何必還去北京呢?”張家口一院院長喬春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