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本市多年的河湖及水環境治理終有突破——本市河湖以及水環境治理近期啟動了“河長制”。“河長制”的核心就是責任屬地化,實現源頭管理,從根本上治污、還清。目前已有11個區上報了區級和鄉鎮(街道)級“河長”名單。這些“河長”將承擔哪些職責?工作如何進行考核?屬地管理責任又是怎樣落實?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采訪。
本市河湖以及水環境治理近期啟動了新機制——“河長制”。北青報記者11月7日從市水務局了解到,目前各區正在緊鑼密鼓對轄區內所有河湖逐個進行梳理,確定區級“河長”以及鄉鎮(街道)級“河長”名單,目前已經有11個區上報了名單。
市水務局負責人強調,“河長制”的核心就是把責任屬地化,才能實現源頭管理,從根本上治污、還清。通過實施“河長制”,要基本解決河湖生態環境存在的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污水直排、水體臟臭、違法建設等問題。到2020年,基本實現水清、岸綠、安全、宜人的目標。重要河道、湖泊等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7%以上。
據了解,今年6月,市政府辦公廳下發《北京市實施河湖生態環境管理“河長制”工作方案》,要求市區兩級分別設“總河長”、“副總河長”。
同時,各級河湖逐條設區、鄉鎮(街道)兩級“河長”。此外,還設立“河長助理”,由河湖屬地區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擔任。這意味著,全市所有鄉鎮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都將有個新頭銜——“河長”。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指出, “河道很長,既跨行政區域,又有市管、區管之分。原來水務部門獨自管河,河出現問題了,只能末端治理,但根源又在岸上,又得把問題給到屬地,那就容易出現積極性不高甚至推諉、扯皮,效果并不好,‘河長制’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職責
“河長”要怎么當——三查三清三治
對于“河長”這個新頭銜,要怎么當呢?一是要定期巡查。即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亂堆亂倒、查違法建設;還得負責清河岸,全面清理河湖管理保護范圍以內的低端業態,有序退出農業種植、養殖;清河面,同時做好河湖水面垃圾和有害水生植物清理工作,切實保持河湖水面清潔;清河底,做好河湖水質水量監測工作,每3-5年開展一次清淤疏浚,及時清除影響行洪的障礙物。
實際上,“河長”的工作最終要落實到治理黑臭水體、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生態環境上。給“河長”們下達的硬性指標是到2017年底,基本消除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其上游地區、其他新城建成區75條黑臭水體;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全市范圍內的黑臭水體。
考核
針對城市副中心水環境專門制訂考核方案
市水務局表示,確定“河長”之后,下一步的重點就要放在對“河長”的考核上。目前,本市已經根據河湖位置和重要程度布設了2298個檢查點。即按中心城、新城、平原區、山區四類河道平均1、2、4、8公里長度設置一處檢查點的原則,將本市88座水庫、425條6414公里河道全部納入檢查范圍。
檢查涉及五個方面:垃圾渣土、水面漂浮物、違法排污、水體惡臭、違法建設。“檢查方案設定了兩套,一套針對‘中心城+城市副中心’;一套則針對‘發展新區+生態涵養區’。同時,我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了第三方。檢查周期為每月一次,各區按得分排名。每兩月向各區通報檢查情況,并建立臺賬,要求各區在20天內回饋整改情況。”
據海淀區水務局河道所副所長郝明介紹,考核每月進行一次,每兩月匯總排名,全區通報。考核內容包括日常養護(60分)、管理措施(30分)和社會評價(10分)三大類,共有工作職責、檢查制度、養護隊伍、社會評價等16個指標。綜合考核80分以上為合格,60-79分為基本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而河道養護經費實行年度動態管理,40%先行撥付,剩余60%按照年綜合考核結果于半年和年底分別撥付30%。綜合考核合格的,全額撥付養護經費;基本合格的,撥付30%養護經費的80%;不合格的,30%養護經費全部扣除。
體驗
“要把水生植物一盆盆放入水面”
跟隨“河長制”試點的海淀鎮鎮長巡河——
“河長”如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北青報記者近日跟隨海淀鎮鎮長蘇建華體驗了一番。蘇建華說,當“河長”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以前對于河道治理只是配合,而現在變成了“主攻”。海淀區的“河長制”早從去年開始,在全市普遍推行之前就進行了試點。
在老龍口排洪溝,蘇建華與她的“河長助理”——海淀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王洪魁正進行巡河。“當上“河長”后,有空就拐到河邊跑,都快成職業病了。雖說這活兒是義務的,但是‘壓力山大’啊!別人都是拍照片看景,我是看有沒有垃圾、有沒有新的排污口、有沒有違建。”蘇建華說。
走著走著,還真發現問題了:“這岸邊護坡的綠植長得有點稀松啊,不美觀,得想辦法再種。”蘇建華對王洪魁說。王洪魁應著說:“這兩邊的土質不太好,得想法優化土壤。”
原來,老龍口排洪溝歷史上作為紅山地區的排洪溝,治理前沒水時就雜樹雜草叢生,有水也是條臭河溝,還有二三十個排污口。去年蘇建華“河長”走馬上任后,先把土渠掘開變身漿砌石,穩固河堤,鎮政府又拿出255萬元進行了綠化。同時在河邊修建兩條排污管線,將周圍的生活污水送至樹村污水處理廠。“現在水不臭了,兩旁景觀初步建成。我們打算下一步要把水生植物一盆盆地放入水面,讓水面景觀也改進一下。”蘇建華說。
對蘇建華來講,“河長”這個新頭銜,意味著在治水這項工作中,從打配合戰變成了主力。“以前發現問題,頂多是上報;現在,發現問題,能自行解決的立即著手,有全區的考核在那兒壓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