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霧霾治理,是近幾年來秋冬季節各方最為關心的話題,也是環保部門最為頭疼的難題。以北京為例,在去年前十個月空氣質量改善率達到21.6%,就因為冬季霧霾頻發,到了結果到12月31日,全年的改善率就被吃掉了近16%,只剩下了5.8%。不難看出,秋冬污染防控,才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今年前半年的情況,比去年更好。數據顯示,1到8月,京津冀區域內13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改善幅度都超過8%。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已經降至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2%。但從現在往后,擴散條件會逐漸轉為不利,一個月后,北方地區還將陸續進入采暖季,今冬京津冀等區域怎么挑起污染防控的重擔?環保部昨天對十一期間污染形勢進行會商研判,并對今冬污染防治措施進行進一步部署。
就在幾天前,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個京津冀城市剛剛經歷了今年下半年第一次的區域重污染天氣過程。而兩天后,“霾”又會開始快速累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席預報員汪巍表示,受到季節交替等因素影響,靜穩天氣較多,預計在十一黃金周前期,北京、河北、山東、河南部分區域空氣質量較差。“1號到4號的白天,京津冀中南部到河南北部,污染物逐漸累積,其中2號到4號可能出現持續的中到重度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包括石家莊、保定、衡水、邯鄲包括河南北部的新鄉、焦作等。首要污染物是PM2.5。”
雖然這次污染過程,在四日夜間一股冷空氣南下后,就會有所緩解。但相比前幾個月的好天氣,不少人似乎又感覺到了“霧霾”天造訪的煩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表示,當前,已經開始進入重污染易發季節。尤其是通過衛星遙感發現,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已經開始出現秸稈焚燒火點。
柴發合說:“在這個季節,還沒有采暖污染。整個區域來說,重點污染源就是火電,鋼鐵、焦化、石化等工業行業和機動車尾氣排放。秸稈焚燒也是最為重要的。14年監測就發現,十一期間所測到的PM2.5,秸稈占了很大份額,所以必須對上述污染進行控制。”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介紹,雖然今年上半年大氣污染防控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但從目前來看,今冬污染形勢并不樂觀。由于厄爾尼諾后續影響和拉尼娜等氣象疊加因素控制,預計擴散條件可能持續不利。初步評估,冬半年出現重度污染還是會比較多。為什么呢?一是偏南風是比歷年增強的。偏南風多是會有較多污染物。另一個是逆溫天氣可能比較多。
為了有效防控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早在年初,環保部制定并啟動了霧霾“冬病夏治”措施,重點解決重污染行業超標排放和京津冀等區域內散煤等面源污染突出的問題。現在已經快要到了看成績單的時候,“冬病夏治”的措施,是否確有成效?
散煤的污染有多大?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2015年北京市煤炭消費量約1200萬噸,75%集中于采暖期,在這個時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是非采暖季節的5倍左右。而這其中,有約350萬噸煤炭是用在農村、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等區域,取暖燃燒后低空排放,一噸就比比集中供暖十五噸燃煤燃燒排放的污染還多。
目前,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四地主城區已經實現無散煤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認為,目前已經采取的措施對于緩解今冬污染會有明顯效果。除了環保部劃定了禁煤區之外,河北省還劃定了一個包括18個縣級市的禁煤區,對低空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對于從南到北傳輸通道上的高架源也在強化管理,包括對重點污染源的實時在線監測,對于高架源的實時輸送也可有效監測。對減輕整個區域污染有比較好的效果。
雖然重點區域進度較快,但仍有一些地方仍尚未拿出有效方案。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明確,散煤治理進度落后的城市需要“提速”。散煤替代確實是大氣污染治理中最硬的骨頭,要加快制定散煤替代的方案。現在還有個別城市、個別部門沒有制定,工作方案偏后。還有一些影響了污染治理任務的落實。希望這些地方能夠盡快摸清底數,抓住最后的黃金施工期,在供暖季前完成今年的電代煤,氣代煤的的任務。
此外,京津冀區域中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已經施行統一預警分級標準近10個月,在此基礎上,相關執行范圍將擴大到京津冀地級以上城市和河南、山東等傳輸通道城市,十月底前實現區域內重污染天氣應對行動統一。柴發合建議,各地要結合污染預報研判,把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管控措施落到實處。應當按照當前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和未來氣象變化情況,制定和落實各自的防控方案。尤其對于季節性停產的項目,就是在非采暖季加緊生產,在采暖季停產的一些項目,要嚴格落實。采取各項措施,減少重污染天氣發生的頻次,降低重污染程度和發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