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來,全球經濟新聞的頭條都在報道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通過近距離地觀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動向,我們可以看到與這些聲音不同的一些層面——與其說中國經濟處在減速期,不如說中國經濟處于換擋期。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盡管資源豐富的山西省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諸如重慶、貴州等西南省份的經濟都還在蓬勃增長。雖然東北三省和河北省正在遭遇經濟衰退的陣痛,但同樣以重工業見長的天津、山東和江蘇,經濟卻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仍然在蓬勃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低速增長已成為多個國家的“新常態”。中國則加快了經濟再平衡的步伐,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由出口制造,轉為國內消費。
這一轉變,對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過去的出口戰略中,政府的首要目標是使國內的生產制造與全球產業鏈對接。如今,政府更重要的目標在于滿足國內消費者不斷多樣化的需求。事實上,與國內消費者需求緊密相關的產業正在中國蓬勃發展。
如今正在蓬勃發展的這些經濟活動,以前一直被劃歸為服務業,而不是制造業。但服務業不是從空氣里蹦出來的。所有商業活動都需要工業制成品、交通、信息和通信技術、物流、地產、金融、保險等行業與之配套。因此,對新服務提出的新需求,能夠對基礎設施和設備的資本投資形成良性促進作用。與傳統認知不同,服務業的增長是為了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并不意味著制造業和資本投資的末日,更不意味著經濟增長已走到盡頭。
事實上,服務業的增長幾乎彌補了出口導向型制造業產量下降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減速效應。長期以來,中國的交通運輸、信息與通信技術、金融、保險、地產、教育以及醫療等行業普遍存在著勞動生產率過低的現象,這恰恰意味著這些行業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經濟學家提出,亞洲各國服務業生產率的提高“最終將惠及所有經濟部門,并會為亞洲各國的經濟帶來可持續的、平衡的增長。”通過研究韓國經濟發展趨勢,可以發現,在交通運輸、地產以及信息與通信技術等服務業部門,每個工人所創造的平均附加值要高于制造業。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
這項發現意味著,中國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扭轉2008年以來外部需求下降所致的經濟增長乏力狀況。然而,日本、韓國由出口型增長轉向內需驅動型增長的經驗告訴我們,經濟結構轉型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中國當下就處于這一過程當中,而且中國還必須注意,不應弱化現有的經濟增長點,以免經濟掉入結構性陷阱,導致轉型成本抵消轉型收益。此類高昂的成本可能拖累整體的經濟增長。
盡管中國消費者有巨大的經濟潛力,但中國仍面臨根本性挑戰。首先,以多樣化內需帶動經濟發展,比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更加復雜。因為新的產業部門更依賴高端金融服務業,自由公平的市場準入條件,高素質的勞動者,以及在研發領域的大筆投資。因此,在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新產業,對經濟治理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而中國目前的經濟治理體系還不足以滿足這些要求。深化結構性改革注定無法討好所有人,但它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需要拿出魄力,做出決斷。
此外,即便經過25年出口導向型增長,中國城鎮化率仍然偏低,且城鎮化速度緩慢,這是中國面臨的另一大根本性挑戰。信息通訊技術、金融、保險、交通、房地產等產業,都是服務型經濟的主要構成要素,它們互相依賴、缺一不可,而城市正是匯聚這些要素的地方——這種現象在經濟學里叫做連帶外部效應。但是,中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以及不合理的城市規劃,可能造成了一些都市社區的碎片化和分散化,缺少多樣化的協作網絡,而這不利于生產力的提高。
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要取得成功,城市是個關鍵因素。中國應該立即加快城鎮化步伐,并在10-15年內,面向服務主導型經濟增長,進一步擴大都市網絡覆蓋面。如果能成功應對上述挑戰,中國將掃清障礙,走上通往高收入國家的坦途。